民族学考研民族学教学改革探析_调查_田野_课程(民族学考研考哪些科目)

原标题:民族学考研:民族学教学改革探析

民族学教学改革探析

张 昆 尚海林

(1.内蒙古师范大学 经济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0;2.内蒙古师范大学 科学技术史研究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0)

摘 要:民族学教学改革必须立足于学科特点和方法论基础,同时结合社会发展需求,通过对教学内容的优化,田野调查的开展,多样化、现代化教学方法的推行,以及基于地区民族传统文化校本课程的开发,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培养出具备良好专业素养和适应社会需求的高层次人才。

关键词:民族学;教学方法;改革

民族学是以民族为考察对象的学科,将民族这一族体作为整体进行全面考察,研究民族起源、发展以及消亡的过程,研究各民族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1](p10)。著名学者杨庭硕概括了民族学的三个特点,即它是一门涉及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各学科,实验对象涉及两种以上异质文化和社会现象的综合性人文科学,同时也是一门涉及多角度、多层次理论构架的学科[2]。开展民族学教学,要突出民族学学科特点,重视理论研究与田野调查相结合,不断对民族学教学方法进行改革探索。

一、优化教学内容,使之适应教学改革的要求

优化教学内容是民族学教学改革的核心,首先要设置合理的教学教材。教材是教学内容与方法的知识载体,是教师进行知识讲解的基本工具,教材的质量直接影响教育和研究的发展水平,也影响教学效果[3]。因此,根据1994年国家教委关于推进大学教学改革的要求,1995年,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系率先对教学课程进行改革和调整,具体从丰富民族学专业课程内容、设置合理的课程结构和强化学生基本素质三方面展开,包括增开《中华民族发展史》等汉学课程,通过开设《世界民族概论》《亚洲民族志》《欧美民族志》《非洲大洋洲民族志》《北美文化与族群关系》等课程,加强对世界民族的介绍与研究。同时,注重课程设置的学术性和应用性、通论课与专题课的结合,学生“专业外语”“计算机应用”等基本技能的训练。此后,中山大学、云南大学等也对民族学课程进行了相应调整,推进了我国高校民族学课程的改革和转型。

民族学是一门具有高度综合性与兼容性的学科,因此,在优化教学内容和课程结构过程中,为适应当前教学改革的要求,首先必须要考虑其课程特点,设置包括基础理论、方法论、民族志及涉及民族学分支学科的课程。既注重民族学各学派基本理论的介绍,又兼顾各分支学科及其他学科内容的广泛涉猎,以培养学生多角度、多层次正确认识异质文化的能力。其次,也要根据学科基础和学术前沿,选择一定数量的经典民族志、城市民族志和发展民族志文本进行阅读,如《西太平洋的航海者》《江村经济》《金翼》及当前较具代表性的海外民族志等,确保学生专业学习的基础性和前沿性。此外,还要开设“民族学调查方法”“应用统计学”“人类学与电脑应用”等方法论介绍和操作性较强的课程,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和资料处理能力。

二、重视田野调查,培养学生掌握扎实的学科方法论

田野调查又被称为田野工作及田野作业。田野调查在民族学和人类学研究中是最重要的研究方法,被作为人类学者的“成年礼”,备受重视。自马林诺夫斯基、摩尔根等一批人类学家提出田野民族志学术方法以来,以进入异民族开展长期的参与观察为主的质性研究成为人类学科最重要的方法论。因此,设立相关专业的各大学和科研院所从成立之初就非常注重对学生进行该方法的培养和训练。例如,笔者博士就读的中山大学人类学系,要求硕士生必须进入田野点完成三个月以上,博士完成十二个月以上的田野调查才能进行论文答辩。只有拿出足够时间,确保学生有机会接触和深入异文化社区生活,才能使学生对所学习和研究的族群有准确的认知和理解。田野工作的开展,需要学院提供资金支持、师资保证及社会资源的认可等条件。因此,学院应设立小额田野工作资金,实行“导师制”,要求学生在撰写学年论文及毕业论文的过程中,必须掌握田野调查一手资料,在学期初开展“社
民族学考研民族学教学改革探析_调查_田野_课程(民族学考研考哪些科目)插图
会调查报告”评比活动,互相展示田野调查过程和成果,激发学生进行田野调查的兴趣。同时,应在每学期设置一到两周的田野实践课,或利用寒暑假举办“寒假学校”或“暑期学校”,由学术导师带领学生开展田野作业,实施精细化指导。

指导学生田野调查的重点在于严格要求学生遵循科学研究的操作程序,引导学生做好调查设计和规划,并使学生有效控制资料搜集背景,启发学生对异文化资料进行对比甄别,从而完整把握被调查族群的特征。同时,要求学生在田野调查过程中要遵守调查伦理准则。学生进入陌生的文化环境后,随时可能承受身体的疲惫及异文化冲击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思维很容易受到民族本位偏见的影响,忽视田野调查的基本规范。这时,教师要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引导学生发现和认识资料,遵循操作规范,并耐心做好疏导,稳定学生情绪。此外,因学生的民族出身各异,个人文化经历不同,他们对同一被调查文化的反应千差万别,指导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分类施教,分别指导,使学生掌握扎实的学科理论和研究方法。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Related Posts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京ICP备18012533号-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