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学考研平等对话乡村振兴的不二前提_问题_社会_国家(民族学考研考哪些科目)

原标题:民族学考研:平等对话:乡村振兴的不二前提

平等对话:乡村振兴的不二前提

乡村是指城市建成区以外具有自然、社会、经济特征和生产、生活、生态、文化等多重功能的地域综合体,包括乡镇和村庄等[9]。乡村振兴是一个十分复杂而庞大的社会工程,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目前,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种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问题,在乡村社会中最为突出,主要表现在:农村生态问题突出;乡村发展整体水平亟待提升;城乡要素合理流动亟待健全;农民适应生产力发展和市场竞争力能力不足;乡村产业发展动力不足;产业方向不定;教育资源不均;乡村治理与乡风文明建设等方面。这些问题的出现与存在,不是乡村社会的局部问题,而是一个社会系统问题,是一个乡村社会生态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也绝对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是需要进行整体的“把脉”。

中共中央关于实施乡村振兴的基本原则:“坚持党管农村工作;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坚持乡村全面振兴;坚持城乡融合发展;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10]从基本原则可以看出,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把乡村的发展置于重要地位,然而乡村的建设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政府和村民的共同努力。要解决与“三农”相关的问题,如果乡民没有一个平等的机会参与“对话”,哪怕是最有品质的顶层设计,都将是海市蜃楼,无法落地,可望不可即。

在发达的现代通信、交通等科技工具普遍采用的当下,生产效率越来越高,沟通便捷,拉近了人与人之间沟通的距离,但是人与人之间情感的距离却越来越远。人们的情感需要用时间来酝酿、培养和发展,这不是用效率的方式来培养的一种基本情感。在这种追求高效的背景之下,效率越来越高,人们所具有的纯粹情感变得淡薄,这是追求效率而不可避免的一种损失。在社会高速发展的当下,人的价值取向发生变化。在乡村振兴中拉近人们的“情感”是多元主体能够平等对话的基础与前提。

今天的乡村振兴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是政治运动、经济运动,在国家视角和外部力量的推动下,乡村社会正在慢慢重构与发展。从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视角看,政府对乡村社会的控制较弱,国家力量和乡村社会之间的联系比较薄弱。近代以来的革命和运动,是国家力量对乡村社会活
民族学考研平等对话乡村振兴的不二前提_问题_社会_国家(民族学考研考哪些科目)插图
动的渗透、改造,是自上而下的社会整合,某种程度上讲,是“外部人”主导的社会运动,是以正式项目的方式推动的。然而,“正式的项目实际上寄生于非正式的过程,没有这些非正式的过程,正式项目既不能产生,也不能存在。然而正式的项目往往不承认,甚至压抑非正式过程,这就不仅损坏了项目目标人群的利益,也最终导致了设计者的失败”[11]6-7。国家力量的推动,助推了乡村社会经济的发展,但是我们需要思考的是谁在利用国家的力量,谁在利用国家的资源,谁在推行国家的力量。在这种国家权力改造乡村社会的过程中,是否与乡村主体的农民展开了平等的对话,是否考虑到世居乡村农民的愿望与意图,是否考虑到他们需要什么,不需要什么,是否考虑到他们的尊严等等这一系列的问题。如果这些问题需要考虑,其基本前提就是要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需要建立起参与乡村振兴者与乡民平等对话的机制,否则很可能会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

笔者从2017年开始就在观察湘西州凤凰县禾库镇的乡村建设。经过各级政府的努力,在凤凰县禾库镇打造一批易地搬迁安置区,这是湖南省最大的搬迁安置区。国家总投资5.9亿,建有统一的房屋、医院、学校、农贸市场、文化广场、服装加工厂、博物馆等,俨然就是一个在山地上生长出来的新城镇。为了建设好这个新城镇,政府实施了各种政策,想尽所有办法,采用了各种手段,目标就是把周边的农民搬入这个新造的移民区。笔者在调查中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政府这么努力地推动易地搬迁安置农民,为什么还有很多农民不情愿不乐意,甚至不买账,政府万不得已还不得不采取了强制措施。针对这种情况,笔者与研究生一道进行了比较深入的调查,了解到村民不愿意搬迁的一些原因。据禾库镇柳薄村村支书说:农民不愿搬迁存在的主要原因是习俗问题,老人不愿意离开自己的故土。村里一个老人去世,全村的人都必须回来参加葬礼,搬出去以后,村民担心这种凝聚力就不复存在。在调查中村民则说,搬出去以后,就意味着把老屋拆了,他们不乐意,因为老屋是祖上留下来的,是他们的根,是他们的魂,搬出去以后,意味着根消失了。还有村民说,搬出去以后,生计也成为问题,没有田地,不能搞养殖业,吃饭用钱问题怎么解决。可见,易地搬迁的这一系列现实的问题摆在村民面前,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信仰的消失,文化的消解,生计也成为重要的问题。

从国家层面考虑,易地搬迁是为村民着想,为了 助村民离开所谓的生态脆弱区, 助村民脱贫致富,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路径选择。然而现实的问题是,这样的搬迁意味着对乡村文化的消解。安置区的房屋是统一规划、统一建造,现代化的钢筋水泥构造,形式上保留了民族文化特色。从国家意志来看,这样的房屋自然是好的,干净、舒适、便利,便于行政管理,减少行政管理费用。但是村民的内心深处还是不乐意接受的,因为这样的举措某种程度上缺少了他们的信仰,缺少了人与人之间相互交流的情感,缺少了他们的文化精髓。或许最终的结果正如《国家的视角:那些试图改善人类状况的项目是如何失败的》一书中序言写的那样:“那些具有良好用意的领袖如何为使其人民和景观现代化而设计出种种项目。这些项目是如此巨大,如此忽视生态和社会生活的基本事实,甚至当致命的结果已经显现出来以后,仍然被不顾一切地继续推行。”[11]2国家意志的强行推进与村民意愿的抵触,二者之间本身就存在着矛盾,缺少交流和沟通,这样缺少“对话”的乡村建设举措,也许最终的结果是出力不讨好罢了。故而,笔者认为,在当前的乡村振兴中,必须建立起多元参与与乡村主体的农民平等对话的机制,在对话中了解乡村农民真正需要什么,在国家理想与乡村农民的尊严中达成默契,在国家需要与农民需要中达成平衡,在国家行动与乡村农民做法中达成共识,或许这样的乡村振兴才能实现乡村的可持续发展。

乡村振兴,要实现城乡融合发展、乡村与城市平起平坐,就需要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对话”和“交流”。有了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对话”,才能从根本上了解乡村的需求,了解乡村的文化,真正实现乡村振兴。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Related Posts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京ICP备18012533号-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