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
887艺术概论一直是很多考史论专业同学最头疼的一门课,题目抽象深奥,不易摸透,但是,当我们看到今年的考卷时,当场松了一大口气!就在考前,水木致尚887押题班为同学们带来了四套模拟考题,四套模拟题中简答题和论述题的出题思路均是围绕着贯穿陈老师《艺术概论》以及史论系出题组的相关论文的思想体系来出的,集中讨论了艺术中的媒介、功能、物质性、社会性以及艺术的存在方式等问题。这些问题在今年887的真题中也是讨论和考察的重点,对于跟过887相关课程的同学来说,这些题并不陌生,甚至有一些题在考前的训练和讲解中就已经准备过。
一、出题规律problem setting rules/1.题型设置在题型设置上,887今年依旧沿用了往年的配置:名词解释5道题;简答题3道题;论述题一道题。这个题型设置大概率未来也不会改变,因为对于偏理论性的考试,考试方式比较朴素,就是需要通过较多的文字论述来体现学生的水平。2.题目设置从具体的考题来看,可以看出887的考题转向仍在继续,即愈发开放、灵活,所涉及的内容也更加考验学生对于艺术底层的认识能力和思想水平。将近几年的考题结合在一起去看,不难发现887要求学生掌握的艺术理论要更加系统化。如“论经典艺术形象的跨媒介生成”、“传统工艺如何回归社会生产”、“简述表意艺术和造物艺术的区别”、“论走出白立方的艺术”,还有今年的论述题“跨门类艺术史何以可能”,这些题目看似考察都是不一样的范畴,但其实都是一整套艺术理论系统中会涉及到的不同部分,这就要求学生不能单独地、机械地看待艺术概论的相关知识,而是要建立起联系,更重要的是形成一套有结构的系统,将各类不同问题的讨论放置在同一个理论框架下,这样才能形成清晰的逻辑。
二、逐题详解true question analysis/下面我们来逐一讲解一下真题:一、名词解释1.拱廊街计划“拱廊街计划”是指本雅明实施的一个系列研究计划,1927-1940年,本雅明在研究和翻译法国诗人波德莱尔作品的过程中,发现的关于都市现代性的系列研究。在拱廊街计划中,他发现巴黎城市现代性的出现的基础,是由纺织品贸易繁荣所带来的城市中拱廊街的出现,拱廊街的出现使得人们可以风雨无阻地体验城市的街头生活,而街头生活正是都市生活体验的重要部分。本雅明在拱廊街计划中发现了都市现代性这一研究主题,迅速掀起了学界对都市现代性的研究热潮,开启了都市研究的传统。现代性与城市化也开始和各类文化表征建立起联系,极大地促进了文化研究和视觉文化研究的发展。2.象征型艺术黑格尔认为艺术发展历程的第一个阶段便是象征型艺术。他认为最具代表性的象征型艺术是古文明时代的宗教建筑,它们超越了一般的居住功能,是绝对精神的物质显现。但是由于理念/绝对精神本身是抽象的、无定性的,所以只能以抽象的形式被意识所把握,它需要在外在的自然和人类社会寻找具体的表现,但是二者总是存在差异和不适合。而这种不适合会使得理念溢出它的形象,无法圆融无碍;表现在象征型艺术中就是“离奇幻想”“挣扎酝酿以及颠倒错乱”,为了弥补这一点象征型艺术只能歪曲形象,使他们巨大或数量上的宏大,因此经常产生“纯粹虚构和难以置信、令人惊奇的东西”,埃及的金字塔就是代表。黑格尔对于艺术发展历程的构想深刻影响了当时刚刚成型的艺术史学科,尤其影响了著名的维也纳学派,他们对于艺术发展的看法都带有强烈的“黑格尔因素”,是艺术史研究初期的主要研究路径。3.艺术学升门“艺术学升门”是指2011年,艺术学从文学门类中独立出来,成为第13个学科门类。在我国新时期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领域,艺术学研究是其重要成果和特性独具的领域,也是成长最为迅速、发展最快的领域。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的鼎力支持下,艺术学研究取得了长足进步,收获了丰硕成果,为我国文化艺术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艺术学升门反映出我国当下对文化艺术建设的重视程度,也反映出艺术学属下的各个学科蓬勃发展的尽头。这一标志性事件在新时期艺术学发展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标志着艺术学研究进入发展快车道。艺术学在新时代历史语境下获得强劲的发展动力与崭新的时代内涵,呈现出全新的时代面貌与发展态势。4.技以载道“技以载道”的思想反应了我国古代对于技艺活动的认识,简单来说,“技”就是工艺、技艺;“道”是悟道、修炼得来的所谓真理、宇宙规律等,也可以理解为是观念、思想,或者说内容。技以载道的意思即通过技艺来承载观念、思想等内涵。技以载道是我国对造物活动最高境界的一种描述,但是背后的思想预设是只有表意型的技艺实践才值得推崇,与西方的传统美学一样都属于是艺术一元本体的思想产物。5.外师造化,中的心源唐代张璪提出的。他的笔法在当时非常新奇,他说自己的笔墨技巧不是从别人那里学来的,而是“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结果。这句话概括了画家创作过程中反映客观事物与主观思想情感的联系作用。“外师造化”是画家从客观事物中汲取和学习,“造化”即为自然,自然是画家最好的创作来源。画家要忠实于他所描绘的对象,但是仅有这一点远远不够,画家必须进而对他表现的对象作分析研究、评价,在头脑中加工改造,并将景物与自己内心情感相契合,最后组成画面,这是“中得心源”。“外师造化”和“中得心源”有机地组合在一起才是完整的创作过程。在张璪之前的姚最便已经提出了“心师造化”的观点,张璪的理论贡献在于他进一步的将师造化与画家的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是对艺术创作规律认识的深化。在这里张璪概括了艺术与现实的审美关系,只有客观现实的形神与画家的主观情思有机地统一,才能创造出感人的艺术形象。“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一经提出,千余年来,成为知道美术创作的名言。
二、简答题1.艺术媒介和传播媒介的区别和联系:区别:传播媒介是这是广义上的“媒介”的含义,即表达信息、意义等内容的手段,比如电视报纸啥的,传播的内容不一定是艺术,通常是大众传媒中的媒介。艺术媒介特指各种艺术门类中运用的媒介,它也可以具有传播信息的功能,但更多是专门服务于特定艺术门类的。艺术媒介中还会进一步区分第一媒介和第二媒介。第一媒介通常指应用于特定技艺门类的物质材料、工具等,也可以叫“媒材”,如油画中的油性颜料、画布、画框、画笔等。第二媒介是由物质性的媒材进一步精神化的产物,可以从经验中得来,也可以从科学的理论中得来。如基于欧式几何的科学透视法,就属于写实性绘画中的第二媒介。联系:传播媒介和艺术媒介从功能上来说,都有传递、传播信息、内容、意涵的功能。并且它们都不能脱离物质性的媒材,尽管从媒介来看,物质性的材料经常被人忽略。
2.举例说明抽象艺术的主题性首先我们要先明确什么是主题,在《艺术美学》中有一章专门讨论了“主题”和“题材”的区别,可以先通过区分二者来明确何为“主题性”:题材一般常见于再现性艺术中,比如神话、宗教、人体、肖像、静物、风景等——有点类似电影的类型片的意思。这些具有特定题材的作品往往也会有特定的主题,以题材来表现主题。主题一般指作品想要表达的深层内涵、观念等——类似我们所说的核心思想。主题不一定必须由题材来表现,抽象艺术就是代表,抽象艺术没有题材,但是有主题。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继续讨论何为抽象艺术的主题性:抽象艺术没有题材,但是有主题。更进一步说,只要是表意型的艺术,无论有没有题材,都会有主题,因为表意艺术就是有所表达的、有所关于的。例子:波洛克的抽象绘画是为了探求绘画过程的意义、绘画与艺术家的关系等问题;蒙德里安和康定斯基的抽象绘画是为了探索宇宙真实,接近本源世界的尝试。
3.简述色彩在中国古代设计中的文化意义这道题不算特别难答,整体考察中国工艺美学思想。根据题目所给出的限定范围,我们可以从中国的古代造物艺术中选取例子,进行论述。题目限定为古代时期,那么在以封建等级制为主的社会形态中,色彩最重要的功能就是作为等级的区分。每个朝代其实都有以色彩区分等级的做法,但是具体崇尚那个颜色而贱斥哪个颜色不太一样,需要大家举一些具体的例子。另外我国古代是一个兼容并包的大国,对各民族文化、各国文化的吸收也会通过色彩在造物艺术中反应出来。比如阴阳五行对应五色、蒙元时期对蓝色、白色的信仰、伊斯兰教对绿色的信仰等。当然也可以将色彩和技术的发展、所属技艺门类相结合来举例论证。
(三)论述题1.跨门类艺术史何以可能?这道题目在陈老师的《艺术概论》第二章的课后习题中有一道非常类似的,即“世界艺术史何以可能”。但是两道题还是有所区别的,“世界艺术史”更强调对于不同文明形态和发展路径的统一解释;而“跨门类”则更强调不同技艺
之间的统一解释。我们可以先讨论艺术划分门类的标准,我们现在熟知的艺术门类的划分,有几种:(1)基于技艺不同来划分门类,如金属工艺、陶瓷工艺等;(2)基于艺术的功能不同来划分,如装饰功能的装饰艺术、具有娱乐功能的娱乐艺术(通常是大众文艺)、具有公共教化功能的公共艺术、宗教艺术等;(3)还有一种是从观念上对艺术进行划分,即现代意义上的“美术”,现代的标准实际上是从西方的传统美学标准来的,就是“美术”、“工艺美术”之类的概念,来源于查理·巴托《归结为单一原则的美的艺术》。在传统美学的标准下,美术的地位要远高于工艺美术。其实在现代的艺术划分标准出现之前,艺术实际上是聚集在一起的,比如西方在文艺复兴时期之前,各种技艺都是围绕着基督教聚集在一起的,教堂就是这个集合的场域;中国在封建社会时期,各技艺也都是围绕着文人的志趣聚集在一起的,诗书画印、茶艺、园林、文具、玩具等共同构成了文人的世界;还有民间的艺术生存样态,剪纸、年画都构成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反倒是进入现代主义时期,艺术开始逐渐分离,尤其分离出了转为白立方展示、供人欣赏的“美的艺术”和与日常生活结合紧密的“工艺美术”。在厘清了艺术划分门类的标准预设后,我们会发现,现代意义上的“艺术”一词背后是一套精神与物质二元对立的价值预设,而我们想要书写跨门类的艺术史,就是要打破这样的价值预设,从艺术存在的真实状况出发,来看清艺术本体。艺术其实都不是相互隔绝存在的,我们要跨越门类间的界限,把它们放置在一起去研究和实践。跨门类艺术史何以可能的第一步就是清除我们观念上的价值预设,它造成了各类技艺之间的价值区隔。
过去的一年,我们整年都陪伴着备考的同学们:1月到5月是887的基础课程,总课时为20节课,40小时。在这个阶段,课程主要从《艺术概论》的基础内容入手,以精读带读+思维导图总结的形式,带领各位考生逐渐踏进艺术理论的大门,从历史的角度来熟悉经典的艺术理论。此阶段最重要的便是打好扎实的基础,理论学习相对晦涩抽象,老师会以非常接地气地方式 助大家理解这些理论和思想,使学习理论不再那么令人抓耳挠腮。基础课程为线上教学,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和同学们的吸收程度,我们采取严格的跟踪机制,力求每位同学都能实现从零到一的突破。
6月到7月,我们进入到紧锣密鼓的暑期班,25天高强度快节奏的学习生活,尽管疲惫,但是可以很好地将前几个月学习的基础知识进行快速的巩固和复习。也是在这个阶段,我们开始逐步加入真题和模拟题的双重训练,这样的安排基于几方面的考虑:(1)基础阶段考生以吸收为主,能够理解和记住是关键。到了暑期班则是开始输出的阶段,这时适当地进行一定量的练习,一方面熟悉考试方式,另一方面也是对自己之前学习的一次检验;(2)暑期班以线下的方式授课,所以在练习习题时,有任何问题都可以直接面对面与老师交流沟通,大大提高了效率,而且解释起来更加清晰明了,在考生刚接触考题时就厘清思路。
8月到12月,是论述班的时期,论述班也叫提高班,顾名思义,这一阶段的重心放在了887分值最大的论述题上。经过前面半年多的学习,考生已经具备对艺术理论的基本理解和掌握,是时候来尝试写作一篇篇幅较长的完整文章了。课程的内容分为两条主线:(1)《艺术概论》书中每一章的课后习题,通过习题的讲解在此巩固书中内容,毕竟复习是永无止境的;(2)根据每节课的复习内容布置相应的论述题,学生提交后会一对一的精细批改。也会在课上专题性的讲解论述题的写法,针对重点题目会详细讲解书写思路和逻辑。论述班可以说是全年中最为重要的课程,因为掌握了887的相关知识和理论,并不意味着可以写出一篇逻辑顺畅、结构清晰的论述文,因此长期的有指导性的练习是必不可少的。12月考前,考前三四天左右是短暂的押题班。除了押题以外,更重要的是完全模拟考试情况,闭卷答题三小时。这类模拟在考前是必须的,无论报班与否,都建议考生在考前模拟一遍,看看自己的时间分配是否合理。
大家在考完后都很兴奋地跟老师说“考到了一模一样的题”,说我们“押题很准”,但我们想说,其实我们并为押题,押中真题只是系统科学的教学后的必然结果!
|京ICP备18012533号-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