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01中国人物画发展史
?
时代
特点
魏晋南北朝
①产生了一大批人物画家,有曹不兴、卫协、顾恺之、陆探微、张僧繇、萧绎、 曹仲达、杨子华等。
?
②肖像画表现画家对生活的兴趣,产生”悟对通神””览之若面”的效果,这是士大夫阶层要求自我表现的反映。
?
③绘画形式以长卷为主,构图技巧有了新的提高,风格呈现多样化;面貌气质上出现了”张得其肉、陆得其骨、顾得其神”的区别。
?
④技巧上出现顾陆密体,张疏体之分,也有”其体稠叠、衣服紧窄”的”曹衣出水”;形象创作上,陆创造”秀骨清象”概括了名流的类型。
?
⑤与少数民族和国外的交流加强,丰富了传统的表现技法。
隋唐
①隋复兴佛法, 一些画家如展子虔、郑法士等参与壁画绘制,也从事现实生活题材的创作,大多描绘上层社会的生活,表现出了比南朝更为关注现实生活的倾向。 画风多属绵密一体。
?
②唐人物画获得重大发展,首先是初唐阎立本、少数民族画家尉迟乙僧与康萨陀, 他们以画外族人物、佛像及奇禽异兽而负盛名。南北传统画风与外来风格相辉映。
?
③墓室壁画,李贤、李重润及李仙蕙墓壁画展现了人物画的发展面貌。
?
④道释画出现吴道子,表现上层的贵族美术受到普遍重视,反映在仕女画上,有张萱、周昉,宫廷生活形成绘画的重要题材之一。
?
⑤宗教美术明显世俗化,绘画形象与技法为观众所接受,现实性因素增多,”张家样”、”曹家样”代表中原与外来风格,后形成”吴家样”、”周家样”。
五代
①南唐和西蜀设立画院,人才济济,蜀中宗教画家颇多,常重胤、蒲师训是其中杰出者,贯休和尚以画”胡貌梵相”的罗汉像著称,南唐则有人物肖像画家周文矩、顾闳中。
?
②敦煌地区,统治者曹议金笃信佛教,莫高窟、安西榆林窟壁画保持宏伟规模, 设立画院,雕印佛经佛像,成为早期版画史的珍贵资料。
宋
①北宋宗教人物画继承唐传统,不少名家如武宗元、高益都参加了寺观壁画绘制, 画的主流是吴道子一派式样,代表性画家首推武宗元,同一时期重要作品是苏州瑞光塔四天王彩画。
?
②宋中期人物画开始朝新的方向迈进,除继承五代十国院画传统与吴道子传统延续外,开始向西个方向演进:画法上由绚烂的重着色走向水墨;内容上重视更具 有现实生活气息的风俗画与可以借古鉴今甚至讽喻现实的历史故事画。前者以李公麟”白描”和南宋梁楷简笔人物画为代表;后者,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是 举世周知的风俗画杰作,李唐、苏汉臣、萧照、李嵩、陈居中等人也是在风俗画或历史故事画中成就突出的南宋名家。
元
①卷轴画主要是对古今高人雅士及文学作品的描绘,元初赵孟頫,钱选均擅长人物画;元后期,张渥以白描人物著称, 《九歌图卷》可见李公麟的影子。
?
②肖像画较为突出,重要画家有李肖岩、王绎。王绎著有《写像秘诀》。
?
③元代保护宗教,壁画保持相当的规模,如敦煌、山西一带,重要者有:敦煌第3窟、第465窟、山西稷山兴化寺、赵城广胜寺明应王殿、永济永乐宫等。
?
④元尚有一些宗教题材的卷轴画遗存,如《搜山图》、《揭钵图》等。颜辉所画水墨仙人像在造型上也有独到之处。
明
①明中期唐寅、仇英均擅人物画,其中唐寅的仕女画创造了种细腰纤瘦、眼眉细 小、樱桃小口、下巴尖尖的艺术形象。
?
②明中后期人物画,效法吴门唐仇,日渐流于柔靡,类型化,生气渐失。
?
③明末涌现出几位不同凡响的人物画家,采取夸张变形的手法塑造人物,追求拙丑趣味,代表者是”南陈(洪绶)北崔(子忠)”及丁云鹏、吴彬。
?
④明后期,肖像画空前发展,产生了以曾鲸为代表的具有中国肖像画特点的”波臣派 ” 。
清
①清中期,人物肖像画因欧洲传教士画家供职宫廷而融入了部分西洋画法。
?
②清中后期人物仕女画兴起,最为著称者为道成年间的改琦、费丹旭,并称“改费 ” 。
02中国仕女画发展史
1)隋唐
仕女画早在初唐就受到重视,已有高水平作品的出现。但盛唐的张萱和周昉将仕女画推向了高峰。
1. 张萱
①盛唐画家,擅长人物画,尤工仕女题材,传世作品有《贵公子夜游图》、《宫中七夕乞巧图》、《按乐仕女图》等。
② 他所描写宫怨题材的绘画有重大社会意义,表明了其思想倾向。代表作有《虢国夫人游春图》、《捣练图》。
2. 周昉
①是唐代最有代表性的画家之一。所画仕女多为浓丽丰肥之态。
②又是著名肖像画家。不但刻画人物形象准确,而且能揭示人物的心理和情性。
③他的作品体现出对社会现实与人物心理状态的深刻理解。
④题材主要表现贵族阶层的生活,如《明皇骑从图》、 《杨妃出浴图》、 《宫骑图》、《游春仕女图》等。代表作《挥扇仕女图》。
⑤他所创造的”水月观音”之体成为最为流传的佛画样式,被称为“周家样”。
?
2)明代
唐寅的仕女画,尤其富于时代特色,创造了一种细腰纤瘦、眼眉细小、樱桃小口、下巴尖尖的艺术形象。代表作有《秋风纨扇图》。
?
3)清代
1. 清中后期人物仕女画:
①以古时才女佳话为题。
②按理想美的模式加以塑造,有病态之美。
③力求达到“愁、怨、悲、凄、情、冷”,注重内在意蕴。
④笔墨细秀红丽,用色浅淡明快。作品意境重雅,追求诗的情致和境界。
⑤画面以纤不伤雅,脱尽铅华,乃为上品。
?
2.代表画家为改琦与费丹旭:
?
画家
改琦
费 丹 旭
仕女特点
笔下仕女,形象纤弱。
所作仕女形象秀美颀长,体态婀娜,反映了当时的审美趣味。
风格
动笔轻柔,设色清雅,作 品讲求内蕴,刻画心理和经营 景物气氛颇具匠心。创造了清 后期仕女画的典型风格。
用线流畅,设色雅致。又 长于写真,能够以形写神,融 色墨为一 ,自成面貌。
?
作品
《玄机诗意图》
《红楼梦图咏》
《东轩吟社图卷》《果园感旧图 》
?
流派
改派
费派
影响
对近世仕女和民间年画的创作均有长远影响。
?
03名词解释
1)曹不兴
答:
曹不兴,三国孙吴人,因绘画技艺高超,被喻为吴国“八绝 ”之一。据文献记载,他能得心应手创作巨幅画像,人物比例十分准确,有关他的“误点成蝇 ”的故事流传很广。曹不兴也是记载中最早的一位知名佛像画家,并由此获得“佛画之祖 ”的称誉。
?
2)陆探微
答:
陆探微,活跃于南朝刘宋时期,擅长人物画和佛教绘画等。人物画以“香 骨清像 ”为特征,创造了一种富有时代特色的人物形象,以致蔚然成风,影响 广泛。陆探微曾师法顾恺之,二人画风皆为笔迹周密的“密体 ”,并称“顾陆 ”。 在后人的评述中,常将顾、陆二人与张僧繇并论,有“张得其肉,陆得其骨, 顾得其神 ”之说,由此可见各自风格。三人并称“六朝三杰 ”。( 六朝三杰:顾恺之、陆探微、张僧繇)
?
3)卫协
答:
西晋人,他的绘画注重人物神情的刻画,对六朝画风的形成颇具影响。 顾恺之则称其画“巧密于精思 ”、“伟而有情势 ”。推崇他善于表达内在气质,卫协对六朝重气韵画风的形成有很大影响。
?
4)顾恺之
答:
字长康,东晋著名画家,出身士族精通诗文书画,时称三局而且“ 画绝、才绝、痴绝” 。顾恺之人物画强调传神,尤其注重眼睛的刻画。具文献记载,他画人曾数年不点睛,他还曾说“手挥五弦易,目送归鸿难” ,可见他已深刻意 识到眼睛对于人物性格特征方面,他也注意应用一些其它手法。他也擅长于以 绘画艺术的语言来着意刻画对象的心理特征与精神风貌,他画过大量同时代人物的肖像,都悉心体验,以细节衬托出人物的个性、风貌。
成就及影响:
①曾画过道释画和山水画,最突出的是他创作了不少力求摆脱礼教束缚、 主张流露本真性情、如表现嵇康等魏晋以来的名士生活和肖像的作品,体现了他对于那些敢于蔑视虚伪的封建伦理的名士们的赞赏和崇仰。
②明确地提出了绘画表现对象的要求。绘画表现对象在塑造人物的形象 时并不单纯满足于外表的肖似和姿态动作的生动自然,从而提出了表现人物性 格特征和内在深度的新要求:传神。这一要求从理论上明确提出,标志着作为画家对生活的认识和在艺术表现上进入了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新高度。
③在刻画人物性格特征中他也注意到其他一些有关因素,如为谢鲲画像时,利用岩壑作背景,鲜明地揭示了对象曾引以自豪的志趣;画西晋名士裴楷像,以 加强面颊上的三根毫毛的细节刻画,助成其形象高度传神的效果。还强调绘画技巧的重要性,认为临摹时要对原作进行深刻理解,才能准确深刻地再现。
④顾恺之是“ 笔迹周密” 的密体。线描作为中国绘画的重要表现手段,在顾 恺之的笔下也有所创造发展。线描不仅是描绘对象的形体结构,质感、量感、运 动变化的基本手段,而且与艺术形象的风度神采相适应。他被后人形容为“春蚕 吐丝”,“春云浮空,流水行地”,“紧劲联绵,循环超忽” 的线描法,正与他所创造 的艺术形象的内心世界相统一,成为与内在心绪、精神面貌水乳交融般的整体。将“ 高古游丝”描发展到完美无缺。
⑤顾恺之论画的功绩在于把对绘画的一般性论述提高至独立的理论认识高 度,从而开创了中国古代艺术理论研究的领域,是继卫协以后极重神韵的画家,对后世有深远影响。
代表作:《女史箴图》是依据西晋文学作品《女史箴》而画,共九段,内容是 讲解劝诫宫中妇女的生活描写,展露出她们的风采。图卷中的一系列动人的形象, 注重用线造型来创造绘画形象是其主要的特征。线条以连绵不断、悠缓自然的形 式体现出节奏感的,用线的力度略有控制,正如“春蚕吐丝” 、“春云浮空、流水行地”一样。顾恺之已将自战国以来形成的“ 高古游丝描”发展到完美无缺的境地。
《列女仁智图》内容为汉代刘向《列女传》人物故事。据宋人题跋原有 15 段, 至南宋已不全,现存 10 段,共 28 人。每段都有人名和颂辞。构图及人物形态都 比较古朴。此图不但铁线描的线条刚健有力,与《女史箴图》、《洛神赋图》中秀 丽流畅的游丝描有别;而且特别强调晕染,表现出一定的立体感,女子眉毛多染 朱色。此卷无款,原作不存。特色:此卷多处保存了汉代的衣冠制度,如男子头 戴进贤冠,身着曲线大袖袍,腰结绶带并配挂长剑;女子梳着垂髾髻,身着深衣, 特别是眉毛涂以朱色,是模仿赵昭仪的新妆,这些都表现了特定时期的风俗和时 尚。根据《列女仁智图》中保存有较多的汉代风俗,以及其构图形式的古朴。其 人物线条粗犷流畅,造型准确。特别是对妇女的描绘,体态轻盈,婀娜多姿,尤 为绝妙。构图布局则与汉画像石一脉相承。《列女仁智图》在宋代有多本,但保 留下来的就唯一一本,尤为珍贵。剔除后世在反复传摹中所附加的痕迹,仍然能透视二千年前汉代宫廷绘画的艺术光辉。
《洛神赋图》:为东晋著名画家顾恺之绘制,是根据曹植著名的诗篇《洛神 赋》而作,为顾恺之传世精品。画卷为连续图画形式的长卷,全卷分为三个部分, 通过反复出现的曹植和洛神的形象以及对他们之间的情感动态的描绘,曲折细致 而又层次分明地描绘着曹植与洛神真挚纯洁的爱情故事。画中人物安排疏密得宜, 在不同的时空中自然地交替、重叠、交换,而在山川景物描绘上,无不展现一种 空间美。全画用笔细劲古朴,恰如“春蚕吐丝 ”。山川树石画法幼稚古朴,所谓“人大于山,水不容泛 ”,体现了早期山水画的特点。
迁想妙得:东晋顾恺之的绘画理论主张。“迁想 ”指画家艺术构思过程中的 想象活动,把主观情思“迁入 ”客观对象之中,取得艺术感受。“妙得 ”为其结 果。即通过艺术家的情感活动,审美观照,使客观之神融合为“传神 ”的、完美 的艺术形象。这是对绘画审美活动和艺术构思特点的最早的概括,成为中国绘画的一个重要的美学原则。
?
5)秀骨清像
答:
秀骨清像是南朝画家陆探微擅用的一种绘画风格,陆探微人物画以秀骨清像 为特征,创造了一种富有时代特色的人物形象形象,以致蔚然成风,影响广泛。 陆探微曾师法顾恺之,二人画风皆为笔迹周密的“密体” ,并称“顾陆” 。在后人的 评述中,常将顾、陆与萧梁的张僧繇并论,有“ 张得其肉,陆得其骨,顾得其神”之说,由此可见各自风格。
?
6)张家样
答:
张家样是由南北朝时期萧梁的画家张僧繇所创的中国古代人物画样式之一,主要用于寺庙壁画。 “张家样”的风格不同于之前流行的陆探微的“瘦骨清像”,而是人物形象比较丰腴,“面短而艳”,富于 肌肉的肥胖感。在用线上创造了豪迈疏朗的’‘疏体”,这种风格被后来唐代的吴道子继承。’‘张家样”的特 点表现为:在容貌上“殊方夷夏”中外兼顾,呈丰满的脸型与体型,在具体表现手法上采用了印度的凹凸 法和中国传统书法的笔致,把外来的技法融入到中国绘画的民族形式之中。’‘张家样”的造像风格对唐代 产生了巨大影响。
7)曹衣出水
答:
“曹衣出水 ”是形容北齐画家曹仲达的绘画风格,曹仲达,来自中亚曹国, 为北齐重要画家,以画“梵像 ”著称。其画风是“曹之笔,其体稠叠,而衣服紧 窄 ”,即以细劲的线描表现衣纹,犹如从水中出来,故有“曹衣出水 ”之说,这 种称之为“曹家样 ”的风格对佛教美术具有重要影响,概括了佛教艺术在最初传入的几个世纪中外交融的艺术风格。
?
8)《步辇图》
答:
阎立本是初唐极受重视的宫廷画家。他工于写真,多以政治历史事件及帝王、 功臣、贵族为题材,其绘画可谓是对唐王朝的颂歌。其传世作品有《步辇图》、《历代帝王图》等。
《步辇图》记录了吐蕃王松赞干布与唐文成公主通婚事件,画面右边描绘的 是唐太宗接见吐蕃使者禄东赞的情景。画幅中唐太宗被宫女簇拥着端坐于步辇之 上,其超出众人的魁梧身材体现了早期人物画“主大从小,尊大卑小” 的原则。作 品成功刻画了人物的不同地位、身份、民族和性格。唐太宗气度非凡,威严之中 又流露出祥和的神情,表现出作为大唐王朝君主的英武睿智以及面对使者的友好。 画面左边禄东赞身着团花窄袖的吐蕃民族服装,拱手肃立,显示出外交使节的气 质和风度,也表露出他对唐太宗的敬仰之情。作品用笔劲健,设色深沉典雅,不画背景而注重人物面部特征的刻画,反映了初唐人物画的水平和风格。
这幅作品充分的表现了唐代与边远民族的友好交往,至今仍然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同时人物形象和性格特征的成功塑造也表达出肖像画的创作成就。
?
9)《历代帝王图》
答:
《历代帝王图》又名《古帝王图》、《十三帝图》等,此画作为“兴废之戒 ”是中国古代绘画史上重要的人物肖像画之一。画中描绘的是自汉至隋间的 13 位有一定代表性的帝王。画卷以每位帝王及侍从为一组,与《步辇图》相同, 侍从的形象小于帝王,并且同样无背景烘托,而是通过外貌特征的细微刻画表现人物各自的性格、气质、心态。
?
10)吴带当风
答:
“吴带当风”是形容当时最负盛名的画家之一,吴道子也被誉为“ 画圣”。
吴道子年轻时大量绘制寺观不花钱名声大振,为唐玄宗所赏识,召入宫中, 从民间画工成为宫廷画家。吴道子作画兼工多种题材,但以宗教绘画为主。他的绘画非常生动,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吴道子早年用笔较为工细,后发展张僧繇简括的特点,形成自己独特的风貌, 二人为“疏体”画家的代表,与顾恺之、陆探微的“密体”风格相异。但其中年行笔 磊落,挥霍如莼菜条,用状如兰叶或莼菜条的笔法表现衣褶,用笔轻重多变,流 畅又有顿挫,赋予线条更强的运动感、节奏感和表现力,使画面具有“天衣飞扬”, “满壁风动” 的艺术效果,被称为“吴带当风” ,与“曹衣出水”形成对照。在设色方 面,吴道子于墨痕中略施颜色,这种以线条为主,敷彩简淡的风格,谓之“吴装”。 此外,他还有“ 只墨踪为之” 的“ 白画” ,是后世白描的先驱。吴道子创造的宗教绘 画样式被称为“吴家样”。吴道子把中国话运用线条的方法发挥到了更高境界,为中国画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
11)《韩熙载夜宴图》
答:
《韩熙载夜宴图》是顾阂中唯一的传世作品,以连环长卷的方式描摹了南唐巨宦韩熙载家开宴行 乐的场景。夜宴图分为夜宴、观舞、休息、演乐、宾客酬应等五个场面,真实地描绘了在政治上郁郁不得志的韩熙载纵情声色的夜生活,成功地刻画了韩熙载的复杂心境。该画构图严谨,人物造型秀逸生动,线 条遒劲流畅,色彩明丽典雅,在技巧和风格上比较完整地体现了五代人物画的风貌,特别是韩熙载的形象 富有肖像画特点,堪称中国画史上的名作,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
12)扬州画派
答:
扬州画派又称“扬州八怪”,是指清代中期活动在扬州地区的一批画家,有郑燮、金农、黄慎等 人。他们发展了重视生活感受、强烈抒发性灵的阔笔写意画,尤其是写意花鸟画,冲击了当时流行的悸寿 平正统花鸟画风,被称为“怪”。
?
13)《挥扇仕女图》
答:
《挥扇仕女图》是一幅描写唐代宫廷妇女生活的佳作,唐代人物画家周昉的代表作。全卷所画人 物共计13人,分段情节为独坐、抚琴、对镜、刺绣、侍桐等几组。作品中的器物、环境(如纨扇、素琴、 铜镜、梧桐等)将情节穿连起来,并能烘托出嫔妃在秋风中寂寞无聊的忧郁之情。画面结构井然有序,并 避免了构图上的单调呆板。色彩丰富,以红色为主,兼有青、灰、紫、绿等各色。冷暖色调相互映衬,显 现出人物肌肤的细嫩和衣料的华贵。衣纹线条近铁线描,圆润秀劲,富有力度和柔韧性,较准确地勾画出 了人物的种种体态。
?
14)《捣练图》
答:
《捣练图》是唐代名画,作者是唐代画家张萱,现所见为宋摹本。《捣练图》卷是一幅工笔重设色 画,表现贵族妇女捣练缝衣的工作场面。这幅长卷式的画上共刻画了十二个人物形象,按劳动工序分成捣 练、织线、熨烫三组场面。画中的贵族妇女大都曲眉丰颊、体态肥硕、服装头饰繁缠华丽,故被称为“绮 罗人物”。画中人物动作凝神自然、细节刻画生动,使人看出扯绢时用力地微微后退后仰,表现出作者的 观察入微。其线条工细遒劲,设色富丽,其“丰肥体”的人物造型,表现出唐代仕女画的典型风格。
?
15)《泼墨仙人图》
答:
《泼墨仙人图》是南宋画家梁楷所作的一幅简笔人物画。作者在构造人物形象时,有意夸张其头 额部分,几乎占去面部的多半,而把五官挤在下部很小的面积上,垂眉细眼,扁鼻撇嘴,既显得醉态可掬, 却又诙谐滑稽,令人发笑,以生动的形象表现了作者的思想境界和生命态度,极尽嬉笑怒骂之态。梁楷为 人不拘小节,好酒,自得其乐,狂放不羁,且任性高傲,在艺术上有自己的创见,不肯随波逐流,因而有 “梁疯子”之称。因此,有观点认为梁楷所画的不是“仙人”,而是他自己。梁楷在他艺术生涯的前期, 曾受画院“格律”的严格训练,人物画继承李公麟之画风,后因作者本人的素质和历史因素,梁楷凭着这 股“疯”劲,反对因循守旧,敢于标新立异,敢于创造发展,因而他在中国画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
16)海派
答:
海派,又称上海画派,是指19世纪中叶活跃于上海的绘画群体。代表人物有任熊、任薰、任伯 年、吴昌硕、赵之谦等。在艺术传统上,海派继承了 “扬州八怪”的世俗化传统,并朝更开阔、深入、成 熟的方向发展。海派将诗、书、画、印为一体的文人画传统与民间美术结合起来,将水墨写意画的技巧与 强烈鲜艳的色彩相融汇,将传统绘画题材与写民间喜闻乐见的题材同时并举,适应了上海市民的审美需求, 形成雅俗共赏的艺术新风貌。“海派”在中国画由传统形态向近现代形态转变的过程中具有特殊的意义, 它标志着古典绘画传统的终结与近代美术的开始。
?
04简答题
1)试析唐代仕女画风格样式的演变。
答:
仕女画在盛唐成为人物画主要画题之一,这些丰腴肥美的妇人既是现实人物 的写照,也是社会审美时尚的反映。盛唐的张萱和稍后的周昉是仕女题材绘画的代表性画家。
张宣:长安人,唐玄宗时任史馆画直,工画人物,以善画侍女、婴儿而名冠 当时。所作仕女惯用朱色晕染耳根,容貌艳丽,体态丰肥。作品多以贵族游乐生 活为题材,也有不少表现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画作。张萱不仅能够描绘上层社会妇 女的姿容情态,而且还能刻画出“金井梧桐秋叶黄 ”这种宫廷妇女冷落寂寥的凄凉情调。其作品《捣练图》《虢(guo)国夫人游春图》,均存北宋宣和画院摹本。
《虢国夫人游春图》此图无背景,而是通过富有节奏的构图、悠闲自得的人 物神态、轻快细碎的乘骑步伐以及鲜丽柔和的人物服饰表现出春游这一主题。《捣 练图》描绘了贵族妇女捣练、熨平等劳动场景。这种劳动并非普通的、日常的劳 作,而是一种礼仪活动,象征着“女德 ”。此画构图十分完美、三组人物构成既 独立又相互关联的画面。画中人物动作协调、姿态美妙,尤其是细微动态的处理 生动传神,如捣练中的挽袖、扯练时的微微用力后仰,还有煽火女孩的扭头避火、 玩耍女童的天真烂漫等,充满了生活情趣。两幅作品线条工细劲健,色彩富丽均净,其中画丰体肥的贵妇形象具典型的盛唐侍女造型风范。
周昉:擅长仕女画、肖像画、宗教画。其仕女画“初效张萱,后则小异,颇 具风姿 ”,具有“衣裳劲简,色彩柔丽 ”,以“丰厚为体 ”的特点。他的肖像画 不但能准确刻画人物外貌,而且能把握人物的心里和性情。周昉创造了具有浓郁 世俗气息的“水月观音 ”形象,这种似人间仕女的观音形象是宗教绘画世俗化的 典型代表,他的这种风格被称为“周家样 ”其代表作《簪花仕女图》、《挥扇仕女图》等。
《挥扇仕女图》为宫怨题材作品。画中人物虽然悠闲自在,但却百无聊赖, 眉宇间流露出愁苦哀伤之情。作品用笔很有特色,线条劲中有拙,人物造型丰颊 肥体。其将人物安排在秋日桐叶飘零、凄清婉转的气氛中,情景交融,达到完美境地。
?
2)列举一位唐代人物画家并简述其作品风格特征。
答:
(1)张萱:唐代画家,开元年间可能任过宫廷画职。以善绘贵族仕女、宫苑鞍马著称,在画史上 通常与另一稍后于他的仕女画家周昉相并提。唐宋画史著录上记载张萱的作品计有数十幅,不少还一再被 许多画家摹写,但出于张萱本人手笔的原作,今己无一遗存。历史上留下两件重要的摹本,即传说是宋徽 宗临摹的《虢国夫人游春图》卷和《捣练图》卷。
(2)《虢国夫人游春图卷》描写唐天宝年间唐玄宗的宠妃杨玉环的姐姐虢国夫人和秦国夫人及其侍从 春天岀游的行列。它真实地描绘了唐代上层社会妇女闲散享乐的生活。此画不依靠背景,仅以一组人物的 配量、马的动作和色彩运用而能衬托出春天的气息。
(3)《捣练图》描绘了从捣练到熨练各种活动中的妇女们的情态,刻画了不同人物的仪容与性格。表 现的是妇女捣练缝衣的场面,人物间的相互关系生动而自然。从事同一活动的人,由于身份、年龄、分工 的不同,动作、表情各个不一,并且分别体现了人物的特点。人物形象逼真,刻画惟肖,流畅,设色艳而 不俗,反映出盛唐崇尚健康丰腴的审美情趣,代表了那个时代人物造型的典型时代风格。
?
3)简述《历代名画记》。
答:
(1)《历代名画记》中国第一部体例完备,史论结合,内容宏富的绘画通史著作,唐代张彦远著。 全书内容分为三部分:①对绘画史发展的评述及理论认识。②绘画的有关资料,著录以及鉴赏,收藏。③ 画家传记及作品。
(2)《历代名画记》继承和发展了中国史论结合的著史传统,在占有尽可能丰富的材料的基础上,以 当时绘画实践所能达到的理论认识为指导,作绘画历史规律的探讨和理论的归纳。
(3)书中首先阐明了绘画的功能:“夫画者,成教化,助人伦,穷神变,测幽微。”进一步阐发了谢 赫的“六法”,强调了 “气韵” “骨气”之间的辩证关系,提出作画在于“得意”的主张。指出古代绘画中 存在着“疏” “密”二体的发展线索和唐以来师资南北传授系统。
(4)全书汇集了三百七十余位画家传记资料及其作品著录,是一部系统的绘画史学名著,在中国绘 画史学发展上具有承前启后的划时代意义,是研究中国古代绘画史的经典文献。
?
4)简述“曹衣出水”和“吴带当风”的含义。
答:
“曹衣出水”和”吴带当风”指的是古代人物画中衣服褶纹的两种不同表现方式。
(1)”曹衣出水”
“曹衣出水”是由中亚曹国的北齐曹仲达创造的中国古代人物衣服褶纹画法之一。曹仲达擅画人物、 肖像、佛教图像,尤精于外国佛像。所画人物以稠密的细线,表现衣服皱纹贴身,后世评述他的风格:“曹 之笔。其体稠叠而衣服紧窄”,即所谓“曹衣出水”。这种笔法刚劲稠叠,衣服褶纹多用细笔紧束,似衣披 薄纱,又如刚从水中捞出之感。
(1) “吴带当风”
“吴带当风”指的是唐朝画家吴道子的一种绘画风格。吴道子是古代最负盛名的画家之一,被誉为“画 圣”。他善画佛像,笔势圆转,所画衣带如被风吹拂。后人便以”吴带当风”称美其高超画技与飘逸的风 格。吴道子结合内容的表现和形象的创作,在运用线条上,渗透着强烈的情感,大大提高了绘画艺术中诸 种表现因素的统一性。
?
5)《洛神赋图》是何人所作?有何特点?简述之。
答:
《洛神赋图》是东晋画家顾恺之根据曹植著名的《洛神赋》而作的绘画珍品,被称为“中国十大 传世名画”之一。全卷分为三个部分,曲折细致而又层次分明地描绘着曹植与“洛神”真挚纯洁的爱情故 事。此画卷无论从内容、艺术结构、人物造型、环境描绘和笔墨表现的形式来看,都堪称中国古典绘画中 的瑰宝。其特点表现在:
(1)绘画以故事的发展为线索,分段将人物故事的情节置于自然山川的环境中展开画卷。全画用笔 细劲古朴,恰如“春蚕吐丝”,后人称这种技法为“高古游丝描”。
(2)人物安排方面,疏密得宜,在不同的时空中自然地交替、重叠。画家以形为基础,通过形来传
神。画中人物秀骨清相,似觉生动,令人燻燻,若对神明。其中人物的头部描绘得最为细致,而头部中的 眼睛刻画更是传神。从而反映出人物的内心情感和性格神气。
(3)山川景物描绘上,以装饰性手法处理,一方面使画面连成一体,同时使主体人物更加突出,而 且表现出似真似幻、神人交融的幻境,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和诗意气氛。
?
6)唐代是人物画有突出成绩的时期。列举一位代表性的画家并简述其作品的风格特征。
答:
(1)代表性的画家
周昉,字景玄,是唐代最有代表性的人物画家之一,在宗教画方面亦形成独特风格。
(2)其作品的风格特征
①他画的形象“衣裳精简,色彩柔丽,菩萨端严,妙创水月之体”。所画仕女,多为浓丽丰肥之态。 他又是著名的肖像画家。赵夫人评鉴韩干和周昉为郭子仪女婿赵纵的画像之后认为:画皆好,但前者空得 赵郎状貌,只有后者能“兼移其神气,得赵郎情性笑言之姿”。周昉绘画作品中体现出对社会现实与人物 心理状态的深刻理解。
②周昉也是一名宗教画家,创造了 “水月观音”之体,他的佛画风格被称为“周家样”。周昉的绘画 题材主要是表现贵族阶层的生活。如《明皇骑从图》《杨妃出浴图》《官骑图》《游春仕女图》等。”
③周昉的代表作《挥扇仕女图》现存故宫博物院,描绘了宫中嫔妃生活的哀怨,深刻地揭示了人物的 心理特征。此画由一株梧桐明示了秋节已至、而嫔妃与官人则手执纨扇倦容满面,以宫怨为题,立意十分 明确。全图以表情之物为衬托,人物安排在秋日凄清、哀婉的气氛中。情景交融达到完美的境地。画中妇 女形象正体现岀周昉所创浓丽丰肥的式样。
④《挥扇仕女图》中的人物面部特征,低处的眉梢、灰暗的双唇,使面部显现出愁苦哀伤的表情。人 物绘画在这一时期大多数呈现着庄重、宁静的特征,极少能够表现出人们较大的喜怒哀乐的情绪变化。
?
7)顾恺之有哪些艺术方面的成就?
答:
顾恺之,字长康,小字虎头,是东晋最伟大的一位画家,也是早期的绘画理论家。与曹不兴、陆 探微、张僧繇合称“六朝四大家”。其艺术成就包括:
(1)绘画成就
①擅肖像、历史人物、道释、禽兽、山水等题材。画人物主张传神,重视点睛,认为“传神写照,正 在阿堵(指眼睛)中”。同时他也擅于以绘画艺术的语言来着意刻画对象的心理特征与精神风貌。
②注意描绘生理细节,表现人物神情,画裴楷像,颊上添三毫,顿觉神釆焕发。善于利用环境描绘来 表现人物的志趣风度。顾恺之的作品无真迹传世。流传至今的《女史箴图》《洛神赋图》《列女仁智图》等 均为唐宋摹本。
(2)绘画理论成就
①顾恺之作画,意在传神,其”迁想妙得””以形写神”等论点,为中国传统绘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他主张绘画要表现人物的精神状态和性格特征,重视对所绘对象的体验、观察,通过形象思维即迁想妙得, 来把握对象的内在本质,在形似的基础上进而表现人物的情态神思,即以形写神。今存有《魏晋胜流画赞》《论画》《画云台山记》3篇画论。
②把对绘画的一般性论述提高到独立的理论认识高度,开创了中国古代艺术理论研究的领域,是继卫 协以后极重神韵的画家、对后世有深远影响。绘画“六法”的产生,古代绘画千余年来对气韵,神采的追求,都直接或间接地与他的理论相关。
?
8)唐代人物画的代表作品及特征。
答:
(1)唐代人物画的代表作品
初唐杰出人物画家阎立本的传世作品《历代帝王图》《步辇图》;张萱的《虢国夫人游春图》;周昉的 《挥扇仕女图》等。
(2)特征
①阎立本的作品线描健劲,设色沉着,人物表情生动传神。
②唐代仕女画偏重描绘上层妇女生活的情趣,尽力刻画贵妇
雍容华丽的仪容风度。人物面部丰满、体 态丰厚壮健,线条工细劲健,色彩富丽匀净,是唐代仕女画的典型风貌。张萱的作品着重表现其游乐中的 欢愉和显赫声势。笔下人物线条工细劲健,色彩富丽匀净,所创造的女性形象是唐代仕女画的典型风貌。 周昉画仕女具有用笔秀润匀细,衣裳劲简,色彩柔丽,人物体态丰厚的特点,流露出一种郁闷寂寥、百无 聊赖的情绪。
?
9)简述唐代仕女画的特征。
答:
唐代仕女画在题材上突破了汉魏至六朝时期贞女、烈女的藩篱,偏重描绘上层妇女生活的情趣, 尽力刻画贵妇雍容华丽的仪容风度。人物面部丰满、体态丰厚壮健,线条工细劲健,色彩富丽匀净,是唐 代仕女画的典型风貌。代表作有张萱的《虢国夫人游春图》与周昉的《挥扇仕女图》。
?
10)列举你印象深刻的两位宋代画家的作品,并简述喜爱之理由。
答:
宋代画家我比较推崇两位人物画家,一为李公麟,二为梁楷:
(1)李公麟,字伯时,自号龙眼居士,是宋代士大夫群中突出的画家。李公麟能诗善文,收集古器 物及书画极富,精于鉴赏。广博深厚的修养和对传统绘画遗产的理解和借鉴,使他在绘画艺术上超出时流。
李公麟绘画技巧全面而扎实,人物、鞍马、山水、花鸟、竹石等无不精能。他的人物画长于形象塑造, 能画出不同地域、民族、阶层的特点,又勇于突破陈规,别创新样。李公麟临摹古画用绢本着色,忠实于 原作的风格;而个人创作则多以墨笔在纸上作画,这种不着颜色而完全以墨笔线描塑形象的画法,既精密 严谨,注重格发技巧,又包含着文人士大夫的审美情致。白描的形成和提高,李公麟可谓有着重大贡献。 李公麟传世真迹不仅有纸本白描《五马图》,还有两件貝有影响的作品《西园雅集图》和《龙眠山庄图》。
(2)梁楷,自号梁风子,是宋代风格特异的画家。宋代职业画家及宫廷绘画多追求严谨工细,注重 写实;文人画则以写意为先,抒怀写情,用笔放逸而不拘常格。梁楷的减笔画以逸笔渗入院体画,富有个 性,开创了写意人物画的新局面。他深入体察所画人物的精神特征,以简练的笔墨表现出人物的音容笑貌, 以简洁的笔墨准确地抓取事物的本质特征,充分地传达出了画家的感情,从而把写意画推入一个新的高度, 使吋人耳目一新。梁楷的减笔画有《李白行吟图》《布袋和尚》《泼墨仙人图》等。
?
11)中国古代文人画的审美趣味是什么?请举例说明。
答:
“文人画”泛指中国封建社会中文人、士大夫所作之画,萌芽于唐,兴盛于宋元,发展于明清。 画中带有文人情趣,画外流露着文人思想的绘画。
(1)审美情趣
文人画的审美情趣的根本特点在于“不求形似”,“以形写神”,崇尚笔墨、形式的意趣,强调寓意 抒情。他们标榜“士气”“逸品”,崇尚品格,讲求笔墨情趣,脱略形似,强调神韵,很重视文学、书法 修养和画中意境的缔造。
(2)典型例子
王维,是典型的文人画代表.,他既是著名诗人,同时又是影响深远的山水画家。王维以诗入画,创造 出简淡抒情的意境。他的艺术比之常人带有更强烈的情感色彩和复杂的精神内涵,他以山水寄恨,其内心 深处的难言之痛与愤懑抑郁,均借画笔曲折地反映出来。
?
12)分析阎立本的《步辇图》。
答:
《步辇图》是唐朝画家阎立本的名作之一,是现藏故宫博物院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作品设色 典雅绚丽,线条流畅圆劲,构图错落富有变化,为唐代绘画的代表性作品。具有珍贵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描绘了贞观年间唐太宗下嫁文成公主与吐蕃王松赞干布的联姻事件。此图忠实地表现了唐代中央政权与边 远少数民族的友好交往,至今还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作品构图均衡,人物主次分明,形象生动,线条匀细挺拔,富有弹性。在主人公唐太宗李世民的外形 塑造、体量大小上,有别于画面中其他人物,如禄东赞,太宗周围瘦小纤弱的宫女,将李世民的帝王气概 的表现得十分成功。设色浓重并适度晕染,效果单纯而明朗,人物动态描绘较为拘谨而重面部特征的刻画, 人物形象和性格特征的成功塑造表达出唐代肖像画创作的成就。
?
13)分析张萱的《虢国夫人游春图》。
答:
《虢国夫人游春图》是盛唐人物画家张萱的代表作。以盛唐宫廷贵族妇女生活为创作题材,描绘 的是杨贵妃姐妹三月三日游春的场景。不设置背景,仅以人物的配置、马的跑动和色彩的运用衬托出春天 的气息,主题明确。通过人物的主从关系,通过前疏后紧的构图方法和人马在行进中的姿态,匠心独运地 表现了虢国夫人在全画中的突出地位。全画气脉相连,节奏鲜明。图中用线纤细,圆润秀劲,在劲力中透 着妩媚。设色典雅富丽,具装饰意味,格调活泼明快。画面上洋溢着雍容、自信、乐观的盛唐风貌。画卷 使人自然地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具有耐人寻味的艺术效果。
?
14)谈你对顾恺之“传神写照”论的认识。
答:
(1)“传神写照”是东晋画家顾恺之在他的画论中提出的一种艺术理论,指绘画时要生动逼真地 描绘出人物的”神”
(2)含义:
①顾恺之认为,“凡画,人最难,次山水,次狗马,台榭一定器耳,难成而易好,不待迁想妙得也”。 画人物之所以难,不仅难在不容易掌握人的形象特征,而且更难在不容易表现人的精神面貌。
②顾恺之主张着重表现人物的精神状态和性格特征,重视对所绘对象的体验、观察,通过想象来把握 对象的内在本质,在形似的基础上进一步表现人物的情态神思。
(3)具体做法:
①画人物传神,重视点睛,注意描绘生理细节,表现人物神情。顾恺之认为只有将人物的神情生动形 象地表达出来才能算是一幅传神的作品。
②善于利用环境描绘来表现人物的志趣风度。顾恺之在画谢鳗像于岩壑中时为了突岀人物的性格志趣 将其衣纹用高古游丝描,线条紧劲连绵,好像春蚕吐丝那样自然流畅。
(4)意义:
①顾恺之从理论上明确提岀以“传神”的形式进行绘画,推动了绘画理论的建设,说明了他对生活的 认识和在艺术表现上进入了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新阶段。这种思想使绘画的表现领域不断扩大,表现技巧 不断地提高,标志着中国绘画艺术进入了一个成熟阶段。
②顾恺之的“传神论”是对当今画家创作最有现实意义的理论。中国古代绘画艺术中的“神”,不是 什么玄虚空洞的东西,而是画家通过画面向观者倾诉自己的真切感受,是画家生活素养和技术修炼的结果。 中国画家正是在探索“神”的基础上,把中国画创作逐渐推向了辉煌。如果撇开对顾恺之“神”的探索, 就不能理解其“体态”和“气势”的理论依据及其重要性。
?
15)简答南唐顾阂中《韩熙载夜宴图》的绘画特色。
答:
《韩熙载夜宴图》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画家顾阂中的绘画作品,现存宋摹本,绢本设色,顾阖中 笔下的韩熙载像,是古代肖像艺术中难得的佳作。其绘画特色有以下几点:
(1)构图
《韩熙载夜宴图》以韩宅的室内环境为主,通过几块屏风的分割,使几个独立的画面融为整体。采用 了传统的打破时间概念的构图方式,并穿越时间观念把先后进行的活动展现在同一画面上。虽然整幅画情 景节奏繁杂,人物动势变化多样,却安排得宾主得当,疏密有致,场景衔接自然连贯。
(2)人物刻画
突出韩熙载的个性化的形象,在眼神、表情、手的动态等方面,倾注了全部的精力,使人感受到他内心的忧郁。其宾朋之中,不少是南唐的文化名人,他们和政治家处于微妙的关系之中。这幅工笔重彩人物 的技巧,有唐代仕女画的优秀品质,在服饰、化妆等方面上,考虑更为仔细,造型与色彩精美绚丽,体现 了奢华的宫廷气息。
(3)设色
设色工丽雅致,富于层次感。多处釆用了朱红、朱砂、石青、石绿以及白粉等色,对比强烈。但又在众多绚丽璀璨的色彩中,间隔以大块的墨色来统一协调黑白灰分布有序,色墨相应,神采动人。尤其是对 “夜”的暗示,画家并无对天空作太多刻画,仅仅是用“一支红烛”的象征手法便使人们清楚地理解到这 场宴会是在夜间进行的。细评画中人物的服装颜色的分配,更让人叹为观止。
(1) 线条
从全卷来看,画中运用的线条是’‘铁线描”居多。作品用笔挺拔劲秀,线条流转自如,铁线描与游丝描结合的圆笔长线中,时见方笔顿挫,顾阂中擅长用此种描法,史料记载这种线描是受后主李煜书法影响而成,颇有韵味。全画工整精细,线条细润而圆劲,人物衣服服饰的刻画组织得严整又简练。非常利落洒脱,而且又富于变化,勾勒时用线犹如屈铁盘丝,柔中有刚。
?
16)试比较院体画和文人画有什么不同。
答:
中国传统绘画中,有两种绘画风格备受瞩目,即院体画和文人画。这两种风格大都在五代出现端 倪,至宋代,作为中国绘画的鼎盛期,同时出现院体画和文人画的潮流,这两种风格历经元、明、清,其 差异在画家身份、绘画技法与整体艺术特征上表现出来,其不同之处是:
(1)院体画,简称“院体””院画”,中国画的一种。一般指宋代翰林图画院及其后宫廷画家比较工 致一路的绘画。亦有专指南宋画院作品,或泛指非宫廷画家而效法南宋画院风格之作。文人画,也称“士 大夫甲意画”“士夫画”,是画中带有文人情趣,画外流露着文人思想的绘画。
(2)院体画为迎合帝王宫廷需要,多以花鸟、山水,宫廷生活及宗教内容为题材。文人画题材偏重 墨竹、墨梅、山水树石及花卉,以梅兰竹菊自喻。
(3)院体画的艺术特征表现为造型准确,格法严谨,精微细腻;赋色浓艳,华贵富丽;既有精密不 苟之长,某些作品又有萎靡柔媚的倾向,形成“院体”画的独特风格。文人画作画讲究法度,重视形神兼 备,风格华丽细腻。在形象塑造上,反对过分拘泥于形似的描写,用笔若革草不经意但却情态生动;在用 色上,重水墨轻色彩,力倡天真清新的风格;强调诗书画三位一体,主张绘画要做到“诗中有画,画中有 诗”,追求画面中的诗意表达。
(4)院体画多作宣传教化、粉饰太平之用,有一定的政教功能。宋代是院体画发展的高峰期,宋代 院画“高洁为工”的鲜明风格特征,给后代的传统绘画以良好的影响。文人画是画家全面修养的展现,其 在中国美术史上地位极高。
?
17)分析曾鲸的《王时敏像》。
答:
《王时敏像》作者曾鲸,擅画肖像,开创了 “波臣派”,是画史上最为杰出的肖像画家之一。他在 继承粉彩渲染传统技法的同时,吸取西方明暗法之长,形成注重墨骨,层层烘染,立体感强的独特画法。 所画人物肖像强调观察体会,抓住最动人处,精心描绘,尤注重点睛,形象逼真,栩栩如生,有“如镜取 影、俨然如生”之誉。
在曾鲸的传世作品中,《王时敏像》图轴颇为有名。画中人物王时敏,是一位著名的文人画家,画此 肖像时正值青春年华,眉清目秀。他头戴冠巾,身着宽袖长袍,神情自如,肃穆端庄,盘坐在蒲团上。曾 鲸精心安排,严谨描绘,运用流畅的线条,清雅的着色,简洁的构图,恰如其分地反映了王时敏的身份和 地位。
?
18)简述上海画派的代表艺术家及其艺术特征
答:
上海画派是指19世纪居于上海主流地位的画家群体,又被称为“海派”。“海派”善于把诗、书、 画、印一体的文人画传统与民间美术传统结合起来,又从古代刚健雄强的金石艺术中吸取营养,描写民间 喜闻乐见的题材,将明清以来大写意水墨画技艺和强烈的色彩相结合,形成雅俗共赏的新风貌。代表人物 有任熊、任颐、吴昌硕等。
(1)任熊
任熊是清代晚期著名画家,”海派”艺术的代表人物之一。字谓长,一字湘浦,号不舍。长于画人物, 形成了高古谨严,笔力刚健,勾勒方硬,富有装饰感的个人风格。其艺术特征具体表现在:
①任熊善山水、人物、花卉、翎毛、虫鱼、走兽,笔力雄厚,气味静穆,深得宋人神髓。
②任熊画作中的人物形象多高古、奇倔、夸张,得陈洪绶神韵而能别出心裁,其自画像神态刻画细致 入微,十分写实。
③任熊对衣纹的勾画十分精彩,铁画银钩,很见功力。所题款字也是十分有力,与画法同出一辙。
(2)任颐
任颐是近代著名画家。初名润,字伯年,一字次远,号小楼。所画题材,极为广泛,人物、花鸟、山 水、走兽无不精妙。他的画用笔用墨,丰富多变,构图新巧,创造了一种清新流畅的独特风格,在“正统 派”外别树一帜。其艺术特征具体表现在:
①任伯年重视继承传统,融汇诸家之长,吸收了西画的速写、设色诸法,形成自己风姿多彩、新颖生 动的独特画风。
②人物画取材广泛,作品能反映现实生活,针破社会,寄托个人情怀,具有一定思想性。长与默记,注重观察生活和造型能力的训练。
③其肖像画继承了民间写真术和先画墨骨然后敷彩的画法,于传统的笔墨之中掺以水彩画法,淡墨与 色彩相交融,风格明快、温馨、清新、活泼,极富创造性。
④花鸟画以勾勒、点虱,没骨相结合的小写意画突出。
(3)吴昌硕
吴昌硕是中国近、现代书画艺术发展过渡时期的关键人物,“诗、书、画、印”四绝的一代宗师,晚 清民国时期著名国画家、书法家、篆刻家。吴昌硕的艺术另辟蹊径、贵于创造,最擅长写意花卉,他以书 法入画,把书法、篆刻的行笔、运刀、章法融入绘画,形成富有金石味的独特画风。其艺术特征具体表现在:
①用墨浓淡干湿,表现对象的内在气质和生命力,并传达出超乎形似的神韵。
②色彩上喜用强烈,鲜艳的重色,尤善用西洋红。对比中生意盎然而不乏书卷气,发展了大写意绘画 传统。
③构图近书印的章法布白,喜取”之”字和“女”的格局,或作对角斜势,虚实相生,主体突出。
?
05论述题
1)试析两宋时期人物画的艺术特色。
答:
宋代中国人物画在秉承传统的基础上渐趋成熟,最终达至鼎盛。在绘画主题 和题材范围的突破、表现形式和技法的创新以及人物精神状态、思想情绪等细节的捕捉等方面,己形成鲜明的时代特点 。
(一)宗教人物画:高益、武宗元。
1、高益,是宋初著名的宗教画家,因画艺出众而入宫廷,人称”大高待诏”。 曾奉命为大相国寺殿绘制”阿育王变相”、”佛降鬼子母”,刻画写实,情态生动,受到广泛称颂。
2、武宗元,北宋重要宗教画家,宗法吴道子,曾在开封、洛阳等地画了大 量寺观壁画。现存传为他画的《朝元仙仗图》。《朝元仙仗图》卷,为一卷宗教壁 画粉本小样。该图纸本白描,描绘东华、南极帝君率众仙朝见最高神祇的庞大队 列,人物多达 80 余人。人物身份性别、衣冠服饰、身姿仪态各异,构图布局疏 密有致、富于变化。衣纹飘舞,线条遒劲,有”吴带当风”的神韵,显示出唐代“吴家样 ”在宋初宗教绘画领域的影响力。
(二)白描人物画和李公麟
李公麟,字伯时,安徽舒城人,出身书香门第。是北宋中期文人画兴起之后 在人物创作领域的代表。一生仕途不顺,晚年归隐家乡,自号龙眠居士。其作品 题材,包括走兽鞍马、文人雅集、历史故实、道释人物与人物肖像等。在绘画理 论上,主张立意为先,尤其注重表现画家的思想情怀。在绘画实践中,关注构思 立意,往往发人幽思,令人联想;重视生活观察,既刻画了人物的阶层特征,也 擅长于深入表达人物的个性情态;更创造出脱尽铅华、纯以墨线勾勒塑造形象的画法,史称”白描 ”。传世作品以《五马图》、《临韦偃牧放图》最为著名。
《五马图》卷,画西域进贡良驹五匹,每匹马前均有奚官牵引,人马造型精 确,纯以单线勾勒,显示了画家的深厚功力。《临韦偃牧放图》卷,虽为临摹古 画之作,但在忠实原作的基础上又加以改造,全卷现存马匹 1286 匹,牧人 134 名,画面背景单纯,仅以线条大致勾出山丘轮廓,形成地形起伏变化而画面疏密有致的布局,是李公麟熔铸古今的重要画作。
(三)减笔人物画——梁楷
梁楷, 自号”梁风子”,祖籍山东东平,山水、人物、道释、鬼神无不擅长。 南宋嘉泰年间曾入宫廷,为画院待诏。皇帝曾授予金带,以示表彰,但梁楷挂于 院中而不受,显示其不受羁绊的个性。梁楷人物画,大致分为两类∶一类,用笔 严谨,造型准确,山石树木画法明显受到南宋院体影响;另一类,表现为简略放 逸的风格,题材多为宗教人物,突出水墨表现力,开创了南宋禅画的新局面,在画史上评价很高,有”精妙之笔”的评语,并因”皆草草,谓之减笔”。传世作品有《八高僧故事图》、《释迦出山图》、《六祖图》、《泼墨仙人图》。
其《泼墨仙人图》轴被认为是梁楷”减笔人物画”的代表,以大笔泼墨的方式 来描写人物衣纹,又以寥寥数笔刻画人物眉宇面目,是南宋水墨画在人物创作领 域的新推进,是写意风格在南宋宫廷画院中的渗透提升,也具体体现了借助即兴表现的过程来阐发顿悟人生道理的禅画特征。
(四)风俗画——张择端、苏汉臣、李嵩等人。
宋朝前期 , 由于社会的安定和城市商业的繁荣 , 市民生活安乐而丰富多 彩 , 风俗画也因此步入新的高峰 , 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 。两宋风俗画的内容 相当广泛 , 市民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所涉及 , 如街市 、 城郊 、 货郎 、 婴 戏 、耕织 、 村牧等。如:张择端《清明上河图》、李嵩的《货郎图》、苏汉臣的《秋庭戏婴图》。
其中《清明上河图》张择端:北宋后期卓越的风俗画家,擅长画建筑,车船 等风俗题材。《清明上河图》代表了宋代风俗画发展的高度水平,墨笔淡着色, 全景式构图,严谨精细的笔法。其内容结构分为三个段落:①开首为郊区农村风 光。②中段是以虹桥为中心的汴河及其两岸的船车运输,手工业和商业贸易活动。 ③后段为城门内外,街道纵横,店铺栉比,车水马龙的繁华热闹景象,再现了宋 代城市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不仅是杰出的绘画作品,而且具有高度的历史文献价值。
总而言之,宋代人物画的表现主题和题材范围比起唐、五代的绘画有了明显 的变化和拓展 。特别是平民市井乡村生活 、各种社会风俗活动以及历史故事都 成为画家们精心构思和表现的内容 , 他们多方面真实地反映时代生活 , 成就 引人瞩目 , 不仅为绘画题材领域的拓展作了贡献 , 也标志着两宋人物画走向成熟。
?
2)试论北宋时期文人画创作的特色与艺术思想。
答:
宋代中后期以来文人画继续发展,文同、苏轼、扬补之、郑思肖等以绘画抒 情寄兴,状物言志,不完全拘泥于形似格法,多好水墨写意, 爱画梅兰竹菊等题材,号称“ 四君子画 ”,以表现高洁品格。
1、文同,字与可,四川盐亭人。在绘画上以画竹著”湖州竹派”。文同画竹,既强调言志,又注重对竹的自然生态与特性的深入观察与全面了解,形成”胸有 成竹”在先,继而意在笔先而神在法外的一整套创作方法。因此文同画竹虽称” 墨戏”,但与后世”墨戏”不求形似、”逸笔草草”有所不同。在具体画法技巧上, 所画墨竹常以墨色浓淡来刻画竹叶之阴阳向背,具有一定的空间透视效果,米蒂 认为这种画法是文同的新创。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有的《墨竹图》被认为是文同的传世真迹,基本反映了他的风格面貌与技法特点。
2、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除了文学和书法和巨大声誉外, 他还对绘画颇有兴趣,苏轼是北宋文人画发展的重要推动者,也是文人画理论的 重要阐述人。如苏轼强调”士人画”与”画工画””的区别,主张”论画以形似,见与 儿童邻”,提出绘画的”常形”、”常理”之说等。苏轼本人的绘画更突出写意精神,喜欢画枯木竹石,用以表现心中的郁勃之气,今存仅有绘画作品《木石图》。
3、扬补之,字无咎,号逃禅老人,江西南昌人。所画墨梅能够很好地将梅花 的”形”与画家的”意”理想地结合在一起,达致形神兼备的境地。其画法纯以水墨, 枝干皴擦用”飞白法”,花瓣用白描勾写,尤其在表现雪景梅花时自成一路。《四梅花图》
4、法常用笔恣肆,并不向泥于形似格法,突破精工细致的院体风洛而别具一格。其写意之法对后世写意花鸟画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如《写生蔬果图》。
5、郑思肖以画墨兰著名。他所作墨兰疏花简叶而不画土,以表示忠于“故国之思 ”,又曾题画兰“纯是君子,绝无小人 ”。以寄托高雅之情。
6、赵孟坚,一方面进一步开拓画题,如将松、竹、梅合绘一图,名曰”岁寒三 友”,一方面又以白描水仙的新颖画法自创体格。处于民族危亡关口的郑思肖, 则更将画题与保持民族气节高度结合,所作墨兰,疏花简叶而不画土,以表示” 故国之思”,极大赋予对象以道德品格,有力提升了花鸟画的思想意境与精神内涵。如《岁寒三友》、《白描水仙图》。
总而言之,北宋中后期随着文人画的崛起,士大夫们也在花鸟画领域探索实 践,形成了相对独立的系统。与宫廷、民间的花鸟画迥异的是,他们的作品推崇 “尚意”,具有强烈的自我表现意识。在艺术手法上则不断强化笔墨的表现力,提倡”墨戏”,并逐步推衍出与”墨戏”相匹配的梅兰竹菊”四君子”的画题。
?
3)略论什么是“文人画”。
答:
(1)含义
文人画也称“士大夫甲意画””士夫画”,是画中带有文人情趣,画外流露着文人思想的绘画。画中流 露着浓烈的文人思想。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文人画的某些创作思想和艺术实践就岀现了,但是文人画作为正式的名称,是由元代画家赵孟頫提出的。
(2)艺术特点
①题材内容上,文人画的题材多为梅、兰、竹、菊、高山、渔隐之类,文人借描绘目之所及的自然景物写心灵感受,借此抒发他们内心当中或豪迈或抑郁的情绪,表达其自身的清高文雅。
②思想情趣上,文人画讲求笔墨情趣,脱略形似,强调神韵,很重视文学、书法修养和画中意境的缔造。它以画家的主观意向为创作源泉,不专注于形似,其用笔时,自然流畅,意到便成,与自然默契相合、 浑化合一,使文人的心灵情感有所寄托。
③笔墨技巧上,文人画是一种综合型艺术,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艺术为一体。书法中的点、线和笔画间组合不但是构成艺术形象的基本元素,而且是具有独立审美价值的欣赏对象。运笔的疾徐轻重,点线的疏密粗细所形成的特有的节奏和韵律,要能体现出画家创作过程中特有的心态、气质和个性。
(3)艺术成就
文人画是中国封建社会特定时代下产生的一批特定人群的感情产物,含有中国古代文化和思想的内涵于其中。研究文人画,有助于从深层认识中国文化精神和中国艺术精神,有助于从整体上把握中国画的艺术特点和超前因素。历代文人画中对中国画的美学思想以及对水墨、写意画等技法的发展,都有相当大的影响。
?
4)试论述中国古代文人画在中国绘画史中的价值。
答:
“文人画”是画中带有文人情趣,画外流露着文人思想的绘画。
(1)其艺术特点有:
①画中流露着浓烈的文人思想。
②通常“文人画”多取材于山水、花鸟、梅兰竹菊和木石等,借以发抒”性灵”或个人抱负,间亦寓 有对民族压迫或对腐朽政治的愤恨之情。
③他们标榜“士气””逸品”,崇尚品格讲究笔墨情趣,脱履形似,强调神韵,很重视文学、书法修 养和画中意境的缔造。
在近代陈师曾所写的《文人画的价值》中,提出文人画之完善在于人品、学问、才情、思想四要素高 度结合的观点。这一观点,系统性总结了文人画的特点。他在解释文人画时讲“不在画里考究艺术上功夫, 必须在画外看出许多文人之感想”。此之,所谓文人画或谓以文人作画,是指文人画所具有的文学性、哲 学性、抒情性。
(2)价值:
①在传统绘画里它特有的“雅”与工匠画和院体画所区别,独树一帜。文人画是中国封建社会特定时 代下产生的一批特定人群的感情产物。
②文人,这个特殊群体掌握着中国古代最高的文化最高的思想。作为文人情感产物的文人画,必含有 中国古代文化和思想的内涵于其中。
③文人画于前期排斥其他画家,画之求自娱、修心,或“寓教于乐”,与其他画种并存;中、后期乃 成为中国绘画史的主流。
④研究文人画,有助于从深层认识中国文化精神和中国艺术精神。
⑤有助于从整体上把握中国画的艺术特点和超前因素。
⑥文人画在中国绘画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因为它不单单是一个画种,而且是一个从画家到作品,及 理论三位一体的艺术体系。
?
5)当代中国画的人物画创作与教学积极有效地借鉴了西方绘画的造型方法,取得了显著成果,请以历史眼光举例论述其中的得失经验。
答:
(1)近代中国画一方面延续着古代纯熟的笔墨传统,另一方面也出现了衰微的颓势,人物画尤其颇不景气,除了陈洪绶、任伯年等少数人物画名家面貌独特,几乎都受到僵化的笔墨程式的束缚,人物造型的程式化概念化相当严重。直到五四运动以来西式美术教育的空前普及和西方写实绘画的素描造型的大量引进,才打破了中国人物画千人一面的僵局。
(1)徐悲鸿是倡导输入西方写实主义改良中国画的一代宗师。他在《中国画改良论》中就呼吁:“古 法之佳者守之,垂绝者继之,不佳者改之,未足者增之,西方画之可采入者融之。”素描造型对笔墨技法 的损益,写实造型特别是光影素描造型有碍笔墨的充分发挥,中国画中笔墨相对自由的书写性、水墨在宣 纸上的渗透性及其控制、笔法及其丰富的力感与趣味等等,都与逼真的造型要求有矛盾。
(2)中国画的笔墨是建立在造型的基础上的。近年来,由于引入科学的素描造型训练,中国人物画 在把握似的方面,取得了超越历史的突破,但在研究注重不似之似的中国艺术造型形式在绘画中的规律方 面仍是薄弱的。提高写实造型和笔墨技法的能力是必不可少的,但是我们常常过多地强调“以形写神”式 的表面结构比例和形象特征的掌握,以及笔墨技巧对于不同形态质地的物象质量感的表现,从而削弱了对 中国绘画的精神特质和人物画造型规律的认识和理解。
(3)西方绘画的培养模式和旧式传统中国画教学相比,有其优缺点:
①优点:在造型上提高了中国画的造型能力和写实能力,使中国画在传统基础上更多地吸收外来艺术, 尤其是西画的有益因素,使现代中国画出现多元的新面貌。
②缺点:忽略了对中国画传统的学习。在这样的中国画教学体制之下,当代中国人物画创作或多或少地带有学院式中国画素描教学的痕迹,在中国传统绘画的笔墨技法和西方写实绘画的素描造型矛盾的两极之间徘徊不定。
?
6)试述顾恺之重要的传世绘画作品以及在理论方面的贡献。
答:
顾恺之,字长康,小字虎头,是东晋最伟大的一位画家,也是早期的绘画理论家。与曹不兴、陆 探微、张僧繇合称“六朝四大家”。
(1)传世绘画作品
代表作品为《女史箴图》《洛神赋图》和《列女仁智图》。
①《女史箴图》根据西晋张华文学作品《女史箴》而作,共九段,意在向宫中妇女讲解和规劝封建道 德规范。
②《洛神赋图》根据曹植《洛神赋》创作,画作将文学作品形象化,通过巧妙的安排布局和设置背景, 将画中人物之间的微妙关系及从欢快到惆怅的思绪表达出来。画中人物皆以线造型,线条流畅而富节奏感, 人物形象优美。
③《列女仁智图》卷旧传东晋顾恺之作,此为南宋人摹本。该画依据汉代刘向的《古列女传》第三卷 《仁智传》而作,描绘了历史上有智谋、有远见的妇女形象,如卫灵公夫人。
(2)理论贡献
①顾恺之作画,意在传神,其”迁想妙得”“以形写神”等论点,为中国传统绘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他主张绘画要表现人物的精神状态和性格特征,重视对所绘对象的体验、观察,通过形象思维即迁想妙得, 来把握对象的内在本质,在形似的基础上进而表现人物的情态神思,即以形写神。
②把对绘画的一般性论述提高到独立的理论认识高度,开创了中国古代艺术理论研究的领域,是继卫 协以后极重神韵的画家、对后世有深远影响。绘画“六法”的产生,古代绘画千余年来对气韵,神采的追 求,都直接或间接地与他的理论相关。
③顾恺之对早期山水画的发展也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其《画云台山记》就是一篇关于山水画的构想。
?
7)请论述魏晋南北朝代表画家及其艺术特征。
答:
(1)曹不兴
曹不兴,三国吴人,是最早享有盛誉的一位画家。其艺术特征是:
①他的画被列为吴国“八绝”之一,具备一定的表现技巧和能力。
②主要画人物,是记载中最早的佛像画家。笔法精细,肖形技巧高超,他善于创造各种生动逼真的形 象。
③主要作品有《龙头样》四卷、《青後侧坐赤龙盘龙图》二卷、《南海监牧进十种马图》一卷、《夷子 蛮兽样》等。
(2)卫协
卫协,西晋画家,师于曹不兴,与张墨并称’‘画圣”。其艺术特征是:
①他的创作多是人物、故事以及道释题材的作品。作道释人物,冠绝当代。其白描细如蛛网,而有笔 力,其画人物,不敢点睛。
②善于表达对象的内在气质,对六朝重气韵的画风形成最有影响。
③主要作品有《上林苑图》《七佛图》《列女图》等。
(3)顾恺之
顾恺之,东晋最伟大的画家之一,早期绘画理论家。其艺术特征是:
①工诗词文赋,尤精绘画。擅肖像、历史人物、道释、禽兽、山水等题材。
②其人物画强调传神,注重点睛,风格精细。也擅于以绘画的语言,刻画对象的心理特征和精神风貌。
③提出了传神论、以形守神、迁想妙得等观点,主张绘画要表现人物的精神状态和性格特征,重视对 所绘对象的体验、观察,通过形象思维,来把握对象的内在本质,在形似的基础上进而表现人物的情态神 思,即以形写神。
④代表作品有《女史箴图》《列女仁智图》《洛神赋图》等。
(4)陆探微
陆探微,南朝刘宋时最杰出的画家,擅长人物画,画帝王及当代功臣、名士肖像。其艺术特征是:
①运用草书体势,形成气脉连绵不断的’‘一笔画”的笔法。
②创造了一种以容貌瘦削为特征的人物形象,被称为“秀骨清像”。他所创造的这种人物画式样在当 时蔚然成风,并影响到雕塑的造型。
③代表作品有《萧史》《木雁》等。
(5)张僧繇
张僧繇,萧梁时期的画家,以绘饰佛寺壁画为主。其艺术特征是:
①创造的形象独具风格,被称为“张家样”,是古代寺庙中影响最大的式样之一。
②吸取天竺画风画凹凸画,具有强烈的立体感,他风格特点属于一种线条疏朗、笔意洒脱的“疏体”。
③代表作品有《维摩诘》《菩萨》和《定光如来像》等。
(6) 萧绎
萧绎,梁元帝,文献记载他多才艺,精通绘事。其艺术特征是:
① 他善画佛画、鹿鹤、景物写生,技巧全面,尤其善于画域外人的形貌。
② 其代表作《职贡图》描绘了前来朝贡的外国使节的形象,人物写实,笔法简练。画面按各国使节形 象分段排列,旁书介绍该国风物人情的文字,是难得的文献史料。
(7) 曹仲达
曹仲达,北齐画家,曾任朝散大夫。其艺术特征是:
① 擅画人物、肖像、佛教图像,尤精于外国佛像,他以画梵像著称,被誉为“曹家样”。
② 后世评述他的风格”曹衣出水”,概括了佛教艺术最初传入几个世纪里中外交融的艺术风格。
(8) 杨子华
杨子华,北齐宫廷画家,擅画人物、宫苑、车马等。其艺术特征是:
① 他的作品多描绘当代题材和贵族的生活,其画风对唐代人物画影响较大。
② 代表作《北齐校书图》,人物形象特点鲜明,面形较长,发际较高,额圆颐方,略呈鹅卵形,可以 看出北齐高水准的人物画风格。
?
8)唐代人物画有哪些代表艺术家?请分析他们的艺术特征及风格。
答:
(1)阎立本
阎立本,唐代宫廷画家,善画道释、人物、山水、鞍马,尤以道释人物画著称。
①工于写真,尤擅故事画,取材多是贵族、官宦以及宫廷历史事件。
②作品笔法圆劲,气韵生动,能从画中看岀人物的性格特点。《历代帝王图》通过人物外貌特征的刻 画,揭示出不同帝王的心态,气质和特征。
③擅长政治题材,阎立本的不少创作活动与初唐政治事件有密切关系。《步辇图》描绘了唐太宗下嫁 文成公主与吐蕃王松赞干布的联姻事件。
(2)吴道子
吴道子,唐代著名画家,被后世尊称为“画圣”,被民间画工尊为祖师。早年孤贫喜欢作画,未及弱 冠便能“穷丹青之妙”。代表作有《送子天王图》《十指钟赠图》等。
①早年用较工细的技法,成熟时具有豪放的特点。
但)擅画佛道人物,远师南朝梁张僧繇,近学张孝师,笔迹磊落,势状雄峻,生动而有立体感。
③所绘人物,善用状如兰叶或蕴菜条之线条表现衣褶,使有飘举之势,人称“吴带当风,”又喜以焦 墨勾线,略加淡彩设色,又称’‘吴装”。
④结合内容的表现和形象的创造,运用线条上,渗透着强烈的感情,富有运动感与节奏感,提高了绘 画中的诸种表现因素的统一。运用不同的表现手法时,注意整个画面气氛的统一与具有运动感的表现。
(3)张萱
张萱,唐代画家,开元年间可能任过宫廷画职。以善绘贵族仕女、宫苑鞍马著称,在画史上通常与另 一稍后于他的仕女画家周昉相并提。代表作有《捣练图》《虢国夫人游春图》。
①宫怨题材的绘画,着意描写宫廷妇女被遗弃的冷落寂寞,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也表明了作者的思 想倾向。
②他画仕女尤喜以朱色晕染耳根,画婴儿既得童稚之形貌,又有活泼之神釆。画贵族游乐生活场景, 不仅以人物生动和富有韵律的组合见长,还能为花蹊竹榭,点缀皆极妍巧,注意环境和色彩对画面气氛的 烘托和渲染。
③他的人物画线条工细劲健,色彩富丽匀净。其妇女形象代表着唐代仕女画的典型风貌。《捣练图》 描写了从事制练劳作的贵族妇女,画面上几组人物相互间的联系自然而生动,动态徐缓,仪态娴静,一些 细微的动作描写尤为具体生动。
(4)周昉
周昉,字仲朗,一字景玄,唐代画家。代表作有《五星真形图》《杨妃出浴图》《妃子数鹦鹉图》。
①是唐代最有代表性的画家之一,题材主要表现贵族阶级的生活,所画仕女多为浓丽丰肥之态。
②他也是一名宗教画家,创造的“水月观音”之体成为广为流传的佛画样式,被称为“周家样”。
③人物形象刻画准确,揭示出人物的心理和性情,概括了盛中唐人物画的特征,体现出对社会现实与 人物心理状态的深刻理解。
?
9)论述中国古代人物画的演变与发展。
答:
美术史中对人物形象的描绘自古有之,我国原始美术中的《人面鱼纹盆》、将军崖岩画等就是最 早的例子,其中都有对人类形象的描绘。我国人物画的发展演变表现在:
(1)魏晋时期的中国人物画成为独立画科。
①战国帛画《人物驭龙图》《人物龙凤图》中对人物的描绘巳经注意发挥线描的表现力,已具备了中 国人物画的第一个风格特征:以线造型。这一点在东晋顾恺之代表作品《女史箴图》中表现突出,顾恺之 对图卷中的一系列人物形象以线造型,线条以连绵不断、悠缓自然的形式体现出节奏感,线的力度略有控 制,并将自战国以来形成的”高古游丝描”发展到了完美无缺的境地。
②顾恺之作为东晋最伟大的画家和早期的绘画理论家,他的绘画实践和理论对中国绘画产生了重要影 响。他强调人物画创作要注重人物精神面貌的描写,尤其注重眼神的描绘,进一步强调了 “传神写照”论, 对由顾恺之”传神写照”论引申的对“以形写神”能力的重视,是中国古代人物画的第二个特征和技法要 求。
③中国古代人物画的第三个特征是人物画具有记功录事功能,并且体现社会意义和政治目的:成教化、 助人伦,具有题材的道德性。这一特点在唐代阎立本《历代帝王图》《步辇图》中亦有表现。
(2)唐代是中国人物画走向成熟的时期,这主要表现在道释人物画和仕女画创作中。
①初唐阎立本继承传统又有进一步发展,其代表作《步辇图》描绘的是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联姻的历 史事件,具政治意义。对神情的刻画十分到位,以线造型;在人物位次上,集中体现了人物画的又一特征:“主大从小,尊大卑小。”这一点在长沙马王堆汉墓中出土的t形帛画中已有表现。
②吴道子对中国人物画中线的发展值得一提。他在线条运用上渗透着强烈的情感,从而大大提高了绘 画艺术中诸种表现因素的统一;他用以组成形象的线条,富有运动感、节奏感,被称作”吴带当风”。
③仕女画早在初唐就受到重视,并己有高水平的作品岀现。盛唐张萱的《虢国夫人游春图》《捣练图》 中,反映出了中国人物画的又一特征:画面背景留白,计白当黑。不设置背景,仅以人物的配置、马的跑 动和色彩的运用衬托出春天的气息,主题明确。
(3)宋代以来,由于文人画的兴起和发展,人物画因其题材所限,难能出现兴盛的面貌,但仍有人 物画家及作品值得一记。
①武宗元的《朝元仙仗图》在用线上显出吴带当风的特色。李公麟的人物画长于形象塑造,能画出不 同地域、民族、阶层的人物特点,勇于突破陈规,别创新样。
②明清人物画相对前朝较弱,直至晚明时代,人物画得到振兴,出现了陈洪绶、崔子忠、丁云鹏、吴 彬等画家
a.他们糅合晋唐五代传统与民间艺术传统,在浙派和吴派之外,别树一帜,开辟出一条“宁拙勿巧, 宁丑勿媚”的艺术道路,反映了明末清初书画艺术共同追求的一股时代风尚。
b.题材多道释人物,造型夸张变形,饶有装饰意趣,笔法遒劲,设色古雅,称得上是人物画史上的 变形主义。
c.突出代表人物为陈洪绶、崔子忠,史称”南陈北崔”。
③与此同时的曾鲸及其波臣派,在人物画的创作上更具特色
a.曾鲸创墨骨画法,在人物形象的刻画上,不光注重表现人物的外貌特征,而且深入揭示人物的精 神气质。
b.在画法上他既吸收民间写真的传统技巧,又糅合文人画的审美取向,力图出新,故而其作品文质 相间,形成独具特色的风格。
最擅长描绘文人学者的肖像,如《王时敏像》。清末海派大家任伯年曾继承其先画墨骨然后敷彩的画 法,成为清代人物画少有成就者。
(4)清中后期人物画受西法影响,并在作品中有所显现,郎世宁等西方画家供职于宫廷,作品上出 现了中西画法融合的风格特征。
尤其是乾隆时期,由于帝王的好尚,西法逐渐成为宫廷画家学习的对象,一些院画家不仅掌握了西画 技术,尤能逐步将传统技法和西法相协调,画岀既具立体感而又有中国笔墨趣味的人物画作品。
?
10)论述“扬州八怪”的艺术特色及其艺术风格。
答:
“扬州八怪”,并不专指某八个人,而是泛指代表扬州画坛新风的一批画家。
(1)“扬州八怪”的艺术特色:
①他们在石涛以及另一些清初富于创新精神画家画风的影响下,发展了重视生活感受,强烈抒发性灵 的阔笔写意画,尤其是花鸟写意画。因他们非统治者标榜的正宗,便目之为怪。
②“八怪”中的文人画家和职业画家,既不满于现实,又在卖画于扬州路上殊途同归,相互影响,且 受市民阶层喜新尚奇的推动,所以在艺术创作上具有下述特点:师造化、抒个性、用我法、专写意、重神 似、端人品和博修养。
③这些职业化的文人画家和文人化的职业画家,作品尽管没有也不可能消除封建思想的影响,但在一 定程度上挣脱了宫廷提倡的正宗保守艺术的羁绊,或多或少地摆脱了贵逸平和的“士气”与“书卷气”, 形成反映时代变化的新风貌。
(2)”扬州八怪”的艺术风格:
①第一类:丢官后到扬州卖画的文人,如郑燮,李鱒与李方膺。
a.具有关心人生,忠于皇帝又胸存块垒的思想感情。
b.选择“四君子”等题材,诗、书、画互相生发中,发泄牢骚,表现品格,寄托“用世之志”。
c.由于感情个性的驱使,他们画风巳非温文尔雅,而是或清刚跌宕,或泼辣奔放,甚至不守规矩, 有所谓“霸悍气”。
d.代表人物:郑燮
郑燮,字克柔,号板桥,并擅三绝,尤擅墨竹,经过了从“眼前之竹”到“胸中之竹”再到“手中之 竹”的艺术化,诗情画意中歌颂了清风劲节,表达关心“民间疾苦声”的抱负。对于前人成法,他主张“学 一半,撇一半”,“自探灵苗”,不泥古人,在诗、书、画上自成家数。代表作有《竹石图》《衙斋竹图》《兰 竹图》等。
②第二类:一生布衣的文人画家,如金农、高翔和汪士慎。
a.他们一方面继承了抒个性、尚创造的文人画传统,另一方面从金石书法的古朴自然,似拙实巧中 吸取营养。
b.作品虽时而流露不满现实的思想感情,但更多地寄托高洁的人品与不肯同流合污的情操。
c.代表人物:金农
他的思想存在矛盾。既伤”寄人篱下”,怀才不遇,又“以布衣雄世”。但他修养广博。作品造意新奇, 构境别致,笔墨朴秀,巧拙互用;花鸟山水,意境隽永,有生活情趣;人物肖像,形象古朴稚拙,放笔写 意,别开生面。代表作有《自画像》《月 》《寄人篱下》等。
③第三类:文人修养的职业画家,如黄慎、罗聘和华岩。
a.具有广博深厚的功力,注意适应民间欣赏习惯,又因扬州风气影响,也吸取文人画之长,讲求人 品,兼擅三绝,放笔写意。
b.作品题材广泛,画法精熟,亦较”谐俗”。
c.代表人物:黄慎
擅肖像、人物、山水、花鸟,来扬州后发展了大写意人物画。人物画多取材社会下层,立意有生活情 趣,以狂草入画,作风粗豪奔放,气势贯通,别具一格。代表作有《渔妇图》《携琴仕女图》《花卉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