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前身为广州美术学院雕塑系,始建于1953年,是我校历史最悠久的专业院系之一。1981年获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予权,2018年增设公共艺术专业,成立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
学院自创办以来,教师队伍中先后拥有潘鹤、梁明诚、曹崇恩、胡博、郑瑾、关伟显、李汉仪、黎明等极具社会影响力的雕塑名家,拥有陈克、吴雅琳等多位教学名师。2018年,广州美术学院“雕塑专业教师团队”被国家教育部认定为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这是全国唯一获此殊荣的美术专业教师团队。
几代广美雕塑教育工作者经过长期的探索与
实践,已形成了严谨务实、创新进取的治学精神和办学传统,在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社会服务等方面都形成了较成熟的模式和鲜明的特色。
新时期,学院以“雕塑社会、数构未来”为发展导向,以“艺术服务社会”为人才培养目标,紧密关注社会发展对雕塑专业人才培养的新需求,构建了以工作室、教研室为主体的教学格局,积极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艺术发展。
作为华南地区雕塑艺术教育的一面旗帜,学院培养了大批国内外颇具影响力的雕塑家和艺术创意人才,为新时代人文湾区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中国城市建设及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传承贡献了艺术力量。
学院采用导师负责制和导师组共同指导的教学模式,目前在校研究生共43名,参加2022年中期展览研究生18人——其中学术型硕士研究生3人,专业型硕士研究生15人。
学院在研究生培养上,一直以创新的意识不断地进行教学改革,针对不同学位类型、不同研究方向的研究生进行差异化、专业化和特色化培养。
对于学术型硕士的培养,强化思维训练和理论要求,旨在培养具备雕塑与公共艺术思维能力以及较好的学术研究潜力和较强的创新意识、对雕塑与公共艺术有浓厚的理论研究兴趣、扎实的实践创作技法和艺术表达语言的高层次雕塑艺术人才。
对于专业型硕士的培养,强调创作实践能力和多元综合的艺术视野,旨在培养具备扎实的专业实践能力,具有立体空间造型手段、材料工艺的应用、艺术观念的表现传达、公共艺术思维的介入和推广等专业领域知识和创作技能,能创造符合时代审美作品的高素质雕塑艺术人才。
现有硕士研究生导师11人,其中正高级职称4人,副高级职称7人,有博士生导师资格1人。导师团队中具有博士学位4人,占36%,50岁以下6人,占55%,导师学科背景涵盖了雕塑艺术、公共艺术、人类学、雕塑理论等多个领域,是一支教学与科研实力雄厚、年龄和学科结构优化、职称结构合理、学缘结构科学,具备开拓创新能力并能持续发展的导师团队。
思政创新,教学融入区域建设发展,积极融入课程思政元素,以专业特色驱动课程思政创新,在创作类课程中引入以公共纪念性人物、时代精神、地域特色为主题的创作题材;探索创新实践型艺术人才的培养以及课程与思政教育、区域经济相融合的发展趋势。
陈克、陈宏践《公共纪念性人物具象雕塑创作》课程:组织学生参与粤北坪石先生公共雕塑项目的创作实践,探索“产学研”互动、党建引领育人的模式。
杨学军《雕塑创作》课程:通过经典作品案例的讲解,引导学生注重时代主旋律和时代精神的创作题材表达,把握民族灵魂与时代脉搏。
立足学院和学校优秀的教学与研究资源,在课程中引入非研究生导师的博士专任教师进行共同指导,采取实践型与理论型导师合理配搭的形式,充分发挥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的师资优势。
积极开展跨专业、跨院系课程探索,融合不同专业背景的导师进行授课,开拓研究生的学术视野,培养其跨学科、跨专业的科研能力。
韩小囡进行《中外雕塑史》和《雕塑理论与批评》理论课程授课
我院吕绍藩与视觉传媒学院黄军共同开设《跨专业实践专题》课程
关注专业发展的动向和趋势,积极探索雕塑艺术的新观念、新领域、新技术,邀请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开展数字雕塑培训课程,为科技与雕塑的跨界融合提供更多可能,同时也为专业教学和创作注入新的活力。
为进一步推进广州美术学院研究生教育改革创新工作,培养新时代创新型研究生人才,研究生学院现开展“研究生跨专业创新开放课程”计划,旨在打破边界,链接校内外相关学科,鼓励跨专业、跨校际、国际化的共享开放课程,培养具有跨界创新能力的拔尖人才。研究生学院推出系列创新开放课程,并面向全院研究生开放选课。
本次课程以广州为中心的跨域公共空间高铁景观艺术为研究样本,课程专题创作以广州南站为中心的各高铁站点空间为载体,将景观雕塑艺术项目置入其间相应合理的空间区域,结合媒介理论、雕塑理论、公共艺术理论研究方式展开创作,针对高铁站内站外不同空间环境进行设计,以景观雕塑艺术的形态呈现,创作手段包括新材料新技术的体验性广场雕塑景观、全息数字化雕塑影像、动态雕塑景观、互动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动态装置等,探究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公共空间的扩展以及“城雕”的范式嬗变,探究并定义高铁景观艺术作为中国发展速度象征的国家形象的媒介属性,形成公共艺术媒介化转向之研究新视角与新创作。
山水文化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形式,是中国传统艺术的重要构成部分之一,同时也是中国传统审美的重要体现。
它经历千年的发展,拥有丰厚的历史沉淀,意向山水既有意境的表达,又包含对哲学的思考。
意象山水符号往往是在传统中国绘画中出现,这种对意境的表达如果运用于立体的雕塑之中又会有怎样的效果,我尝试将我脑海中的,关于意向山水的印象通过构成的手法,用构成雕塑的形式表达出来。
作品以独特的视角,进行隐喻式表达。通过五个不同场景再现童年的记忆片段——自行车前杠、藤椅、小红花、老旧的墙面等。
同时,以浮雕的形式进行表现,使得作品更加具有画面感和代入感。每一块浮雕背后都安装发光板照射,结合硅胶的透光性,营造出老底片的效果,引发出观者的感受,展现时代印痕。
“同志们,党和国家考验我们的时候到了。灾情就是命令……”该作品塑造了第一批解放军战士伞降汶川地震灾区的场景。
在无气象资料、无地面标识、无指挥引导的情况下,于五千米高空的纵身跃下。这是赌上生命去拯救生命的伟大一跳。
每个人都曾有孤独、迷茫的时候,就像失去母鸟的幼鸟,孤立无援,迷失方向,也曾有无形或有形的牢笼困住自己。
但微光渐渐升起,孤雏,渐渐隐去。它鼓励着我们每一个人,在觉得孤单的时候,要相信总会有陪你度过坎坷的事物,终会冲破内心的牢笼,冲破黑暗。
我非常崇敬颜鲁公爱国、忠正、坚毅、阔达的品质。台藏《祭姪文稿》在日展出后,它的历史沉浮让我深受震撼。
在思索斟酌两年后,我运用颜真卿的书法笔画与立构结合成雕塑。试图用无声的雕塑本体语言来传达中华文化的文脉传承与筋骨精神。